如何防治脑包虫病?
1、病原 羊是多头绦虫的中间宿主,因吃下狗粪中的多头绦虫卵而感染。由虫卵发育成的多头蚴寄生于羊脑部,俗称脑包虫病。
2、症状 少数患羊初期表现为兴奋、无目的的转圈,易受惊吓,前冲或后退。大多数病畜初期神经症状不明显,随着多头蚴逐渐长大,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垂头呆立;有的将头偏向一侧旋转运动,步态不稳,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脑包虫寄生的部位,头骨往往变软,皮肤隆起。
3、预防与治疗 第一,不要让狗吃患有多头蚴的羊脑,定期给狗驱虫。驱虫后,对狗粪便集中处理。第二,通过手术自患羊脑门部将多头蚴取出。
羊脑包虫病(俗称晕头羊)是一种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脑子里所引起的一种病。这种病分布很广,多见于2岁以内的绵羊和山羊。本病危害较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
脑包虫的成虫叫多头线虫,寄生在狗、狐、狼等动物的小肠里。
防治:
(1)对牧狗每季度驱虫1次,驱虫药用氢溴酸摈榔素,每公斤体重用0.004克。
(2)有脑包虫的羊头禁止喂狗。
(3)对病羊,用外科手术法摘除脑包虫。简易手术如下:①保定。用一绳将四肢捆拢,使羊卧地,二人固定头部,另1人保定羊体后部。②剪毛消毒。在头骨发软处剪毛,酒精消毒。③切口和止血。作直线切开皮肤1—2厘米左右,用纱布压迫止血,然后切破骨膜和穿一小骨孔(如骨已穿孔的就用原孔),要注意擦净血迹。④破脑膜取虫。在骨孔处用刀轻轻切破脑膜,有的病例,虫在表面,破膜即见虫包囊慢慢突出;有的病例虫体不在表面,则需轻扒探找,虫体也会慢慢突出。当虫体出来时,用手或止血钳拉住虫体,把羊头翻转,使创口向下,慢慢拉出虫。如虫体被拉破,就在拉出全部虫包膜的同时,让液体和部分游离的头节流尽。⑤取虫后,缝合皮肤,创部涂上菜油即可。
犬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呦(脑包虫)引起,成虫寄生在狗、狼、狐狸、猫的小肠中,幼虫寄生于羊、牛、猪、马、人的大脑中,是相互交叉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痉挛抽搐,类似脑膜炎、羊羔疯,后期失明,反复多发,常以极度瘦弱衰竭死亡。
目前养宠物犬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把它放在床上,同人一起吃住,粪便、毛发以及一些疾病和传染病随时污染着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安全,也增加了得犬脑包虫病的几率,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所以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和交叉感染的疾病迫在眉睫。希望广大养殖户高度重视,并在养宠物的时候做到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人与犬等动物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交叉感染,尽量不玩猫和狗。
2.患畜死亡的脏器一定要无害化处理:严禁用患畜死亡的脏器、尸体喂宠物或任意抛弃,防止被其他肉食动物食用。对于死亡的犬一定要深埋或焚烧。不到污染的草地上放牧。保证人和宠物的饮水安全。
3.终末畜主及犬的药物防治。每年每犬驱虫6-8次,并收集驱虫后48小时内排出带虫卵的粪便采取发酵处理;对中间宿主(人、羊、牛)每年驱虫两次,防交叉感染。如人用左旋咪唑、畜用吡喹酮、氢溴酸槟榔碱新剂型;疫苗预防。对于牛羊用EG95重组蛋白疫苗,犬定期用狂犬病疫苗。
病原羊是多头绦虫的中间宿主,因吃下狗粪中的多头绦虫卵而感染。由虫卵发育成的多头坳寄生于羊脑部,俗称脑包虫病。症状少数患羊初期表现为兴奋、无目的的转圈,易受惊吓,前冲或后退。
大多数病畜初期神经症状不明显,随着多头坳逐渐长大,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垂头呆立有的将头偏向一侧旋转运动,步态不稳,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脑包虫寄生的部位,头骨往往变软,皮肤隆起。预防与治疗
第一,不要让狗吃患有多头蝴的羊脑,定期给狗驱虫。驱虫后,对狗粪便集中处理。
第二,通过手术自患羊脑门部将多头坳取出。
(一)治疗
1、吡喹酮。口服吡喹酮80~100毫克/千克,连服2天后,第5天再服1次。
2、阿维菌素。灌服阿维菌素粉0.1 5克/千克,隔1周后再灌服1次。
3、丙硫苯咪唑。应用丙硫苯咪唑,剂量30毫克/千克,每日1次灌服,连用3天。通过对262只脑包虫病羊的治疗对比,证明吡喹酮对多头蚴的杀死作用最为确实,是治疗脑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二)预防
1、根据本地生产情况,每年的6月中旬大量羔羊断奶,每年7月上句、10月中旬及时对育成羊连续驱虫2次。
2、吡喹酮预防该病效果比较好,按每次50毫克/千克体重。
3、对犬进行定期驱虫,粪消灭传染源,1年2次与羊同步驱虫。
4、对易感多头蚴病的动物严格检疫,对病畜的脑脊髓及羹脏器及时销毁,严禁乱扔和喂犬。
5、严格管理牧羊犬,一般将其拴养,防止犬粪污染饲料、囊饮水及畜舍。
1.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人与犬等动物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交叉感染,尽量不玩猫和狗。
2.患畜死亡的脏器一定要无害化处理:严禁用患畜死亡的脏器、尸体喂宠物或任意抛弃,防止被其他肉食动物食用。对于死亡的犬一定要深埋或焚烧。不到污染的草地上放牧。保证人和宠物的饮水安全。
3.终末畜主及犬的药物防治。每年每犬驱虫6-8次,并收集驱虫后48小时内排出带虫卵的粪便采取发酵处理;对中间宿主(人、羊、牛)每年驱虫两次,防交叉感染。如人用左旋咪唑、畜用吡喹酮、氢溴酸槟榔碱新剂型;疫苗预防。
上一篇: 酸性土壤施用钙镁磷肥是否合理?可以施用过磷酸钙吗?
下一篇: 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