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防治母猪卵泡囊肿?

如何防治母猪卵泡囊肿?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3.1

卵巢囊肿的预防

3.1.1

减少应激的发生。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预防气候突变带来的应激,同时不要恐吼、惊吓母猪。

3.1.2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治疗母猪的产科疾病。饲料合理搭配,加强产后母猪的运动。接产时注意卫生

消毒,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炎和阴道炎等。

3.1.3

激素的合理使用。不要滥用激素,对繁殖周期正常的母猪一般不进行促进发情配种。

研究表明,自然发生的多发性卵泡囊肿病很难自发退化,因此对患有该病的母猪应及时发现和治疗。对于

治疗无效的母猪应及时淘汰,以减少饲养成本。

3.2

卵巢囊肿的治疗

3.2.1

卵泡囊肿应用垂体促黄体素

(LH)

虽然此药是传统用药,但实践证明现在仍然是治疗卵泡囊肿的良

药,应用

LH

100

200IU

,肌肉注射

2

3

次。

LH

可用绒毛膜促性腺素(

HCG

)代替,用药量为

500

1000IU/

头,肌肉注射

2

3

次。

LH

HCG

可促进囊肿的卵泡黄体化,注射后

14

天注射氯前列烯醇钠

将敏感期间的黄体消除,可促使新一轮的发情周期的开始。

3.2.2

卵泡囊肿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及其类似物:

现有国产制剂促排卵素

2

LHRH-A2

促排卵素

3

号(

LHRH-A3

)等,应用剂量:一次肌肉注射

25

50mg/

头,可重复用药

2

3

次。在临床

上卵泡囊肿的复发率较高,

为防止复发可在下一盛情期肌注绒促性素

1000IU/

头,

配种同时肌

卵巢囊肿的治疗,可以使用促 黄体制剂,如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或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等,引起黄体退化。用LHRH100—300微克,一次肌肉注射,并通过直肠检查判断卵巢的反应性,反复使用2—4次。从治疗到呈现发情约22天,其发情率达77.4%(41/53),受胎率达70.3%(26/37);再者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APC)肌肉注射,也能获得良好的受胎效果;黄体酮40毫克肌注也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