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 水稻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用品种
  建议农户每家最好种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地块在年度间也要实现品种不断更换为好。
  (2)、尽量减少初侵染源
  a、种子是稻瘟病初浸染来源之一,种子消毒是必须程序,目前生产上最好的药剂是25%咪酰胺,商品名施保克、使百克、菌威等,它即防治水稻恶苗病又防治稻瘟病。方法是: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注意浓度高于2000倍液会抑制出芽或影响出芽率),在10—15℃条件下浸泡稻种60—70小时,浸种液面高出种子层面10—15厘米,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捞出直接催芽。
  b、尽量减少田间稻草叶、根茬残存量,最好就地烧掉。
  c、烧柴用稻草要垛放一起,并做好防雨。
  d、育苗棚应用过一年或在水稻田育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泼淋床面。
  e、个别秧苗有苗瘟的,在栽苗前1—2天,苗床喷20%三环唑(克瘟灵)悬浮剂400—600倍液,秧苗带药下地,还可减少田间预防用药劳动量。
  (3)、加强栽培管理
  a、培育壮苗是高产重要一环,同时也可有效减少稻瘟病的发生程度,秧苗不可过高、过细,要根系白,带分蘖,叶色绿,韧度高。
  b、水的管理,要“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即前期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时晒田,后期保持田间湿润。
  c、肥的管理,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控制氮肥,后期看苗补肥。
  (4)、药剂防治
  在稻瘟病各发生时期注意田间观察,叶瘟在我区在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叶瘟要注意控制发病中心,及时喷药控病。施药以预防穗颈瘟为重点,在水稻始穗期(7月下旬),即破口初期,破口率10%左右喷药防治一次,必要时在齐穗期(8月5日至10日左右)再喷药防治一次。
  主要的药剂有:
  (1)40%富士一号(稻瘟灵)乳油每亩100—125毫升,兑水500倍液;该药是内吸性能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在病菌浸染前用药。
  (2)20%三环唑(克瘟灵、克瘟唑)悬浮剂400—600倍液(100—150克/亩);该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
  (3)40%异稻瘟净乳剂每亩150—200毫升(500—800倍液);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
  (4)25%使百克(咪鲜胺)该药剂属低毒杀菌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亩用量40—60毫升。
  注意亩兑水至少45公斤以上,正反两面都要喷到,重点喷在水稻叶背面,为了增加药液附着量,一喷雾器可兑一袋“有机硅”。 喷药时间以晴天最好,在上午9点以后露水干了喷药。如遇连阴雨天气,应在雨中间隙用药。

一、农业措施
  在培育旱育壮苗的基础上,做好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1、科学灌溉
  水稻进入分蘖期以后,采用浅湿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水层深度,严防深水淹灌,及时晾田通气,促进根系发育,严防早衰,晾田次数不少于3次,提高水稻抗病性及抗逆性,减少病害发生。
  2、科学施肥
  水稻蘖肥要早施,严防穗肥施用过迟,后期植株中游离氮素过多,不利于植株抗病,要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N:P:K=2:1:1.2~1.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硅肥用量,扩大机械施肥面积,提高施肥均匀度,增加叶片和茎杆角质化、硅质化程度,增强水稻抗病性。
  3、合理密植
  在保证田间基本苗数的基础上,要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调控水稻长势,严防封行过早,田间郁闭,湿度加大,降低水稻抗病性。
  4、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稻田、池埂和附近荒地中的杂草,以及池埂上的渣碎残茬等,提高田间通透性,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
  5、健身防病
  要做好水稻健身防病工作,营养生长期叶面追肥以含氮叶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期以磷、钾、硅肥为主,促进水稻早熟为主。严防抽穗后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提倡使用叶面硅肥、硼肥、镁肥等微肥。
  6、缓解药害
  旱改水的稻田在施用蘖肥的同时,要追施2公斤/亩生物肥以加快缓解农药残留药害,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二、药剂防治
  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合理混用及合理轮换使用。推荐的防治稻瘟病的主要配方是:
  1、防病配方
  ①20%好米多悬浮剂100毫升/亩或35%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亩或40%三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亩。
  ②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
  ③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或45%咪鲜胺乳油50毫升/亩。
  ④2%加收米水剂80毫升+25%咪鲜胺乳油60~80毫升/亩。
  ⑤20%稻瘟酰胺悬浮剂70毫升/亩或40%稻瘟酰胺30~40毫升/亩。
  ⑥75%稻艳(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7~30克/亩。
  ⑦49%稻立峰乳油30~33毫升/亩(示范品种)。
  ⑧10%井岗·蜡芽菌悬浮剂100毫升/亩(示范品种)。
  ⑨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15毫升/亩(示范品种)。
  2、施药时期
  ①叶瘟:水稻9.1~9.5叶期施药。
  ②穗颈瘟:水稻孕穗期~始穗期,最佳时期为水稻孕穗末期和抽穗始期施药,作为常规措施防病一次。
  ③粒瘟、枝梗瘟:水稻抽穗后15~20天施药,作为常规措施防病一次。
  3、药械及喷液量
  弥雾机喷雾喷液量8~10升/亩,飞机喷洒喷液量1.7~2.0升/亩。喷药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植物油型或有机硅助剂,以增加药液的粘着性和覆盖面提高药效。飞机航化一般每次安排7天,每架飞机每天航化面积大约在1.5万亩左右,总航化面积在10万亩以下,其它面积一律安排地面弥雾机作业,确保在最佳防控时间施药。
  4、施药条件
  施药时要求风速小于4米/秒、温度小于27℃、湿度大于65%,严防高温时段防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