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发展很快,常引发猝倒,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期叶片感病,产生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具有明显的轮纹,但边缘不明显,褐色或紫褐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茎部受害呈水浸状缢缩,有时折断,并长有白霉。花器受侵染后,呈褐色腐烂。果实受害最重,开始出现水浸状圆形斑点,边线不明显,稍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千瘪收缩成僵果。
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55℃的温水浸种7~8分钟后播种,可大大减轻绵疫病的发生。3、采用穴盘育苗:可采用288孔六盘,一穴一粒种子,养分充足,根系发达,定植时不伤根或少伤根,增强了抗病性,减少了染病机会。4、实行轮作:要合理安排地块,忌与西红柿、辣椒等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一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5、精心选地: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茄子,深翻土地。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以阻挡土壤中病菌向地上部传播,促进根系发育。缓苗后,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根部,7~10天喷一次。每隔7天喷一次1∶1∶200倍波尔多液防止病害发生。发病后立即施药,药剂可选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交替用药,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重点保护中下部茄果。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或38%噁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 食用苋菜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