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以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
病原 为肉毒梭菌,腐物寄生型专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粗大,两端钝圆,有周鞭毛,在不利条件下可形成芽胞,芽胞为卵圆形,常位于近端,比菌体稍大,单个或成对排列,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一种蛋白神经毒素-肉毒梭菌毒素,它是迄今所知毒力最强的毒素。肉毒梭菌毒素对胃酸和消化酶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消化道内不会破坏,此外,毒素能耐pH3.6~8.5,对高温也有抵抗力(毒素经100℃15~30分钟才能破坏),在动物尸体、骨头、腐烂植物、青贮饲料和发酵饲料及发霉的青干草中,毒素能保存多月。
流行病学 肉毒梭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动物肠道、粪便、腐败尸体、饲料及各种植物),故人和动物的感染多来自自然界,主要经口摄入含有肉毒毒素的水、饲料等引起发病。动物中以野水禽、鸡、鸭、牛、马较为多见,羊次之,猪、犬、猫少见,兔、豚鼠及小鼠等动物亦易感,水貂时有暴发。常暴发流行,人多见于春季,动物多见于夏秋季节。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随动物种类不同和摄入毒素量多少等有关。一般多为4~20h,长的可达数日。
家禽:主要表现头颈软弱无力,向前低垂,常以喙尖触地支持或以头部着地,颈项呈锐角弯曲,有“弯颈病”之称。翅下垂,两脚无力,有的发生嗜眠症状及阵发性痉挛,病死率5%~95%。
牛羊马:表现为神经麻痹,由头部开始,迅速向后发展,直至四肢,也主要表现肌肉软弱和麻痹,不能咀嚼和吞咽,垂舌,流涎,下颌下垂,眼半闭,瞳孔散大,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波及四肢时,则共济失调,以至卧地不起,头部轻瘫,弯向一侧。肠音废绝,粪便秘结,有腹痛症状,呼吸极度困难,直至呼吸麻痹而死,死前体温、意识正常,严重的数小时死亡,病死率达70%~100%,轻者尚可恢复。
猪:很少见,症状与牛、马相似,主要表现肌肉进行性衰弱和麻痹,起初吞咽困难,唾液外流,两耳无力而下垂,视觉障碍,反射迟钝,两前肢软弱无力,行动困难,伏卧在地,以后两后肢发生麻痹,倒地伏卧,不能起立。呼吸肌受害时,则出现呼吸困难,黏膜发绀,最后呼吸麻痹,窒息而死。耐过的病例要经过数周至数月后才能康复。
诊断 依据特征性症状,结合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可作出初诊。确诊需采集病畜胃肠内容物和可疑饲料,加入2倍以上无菌生理盐水,充分研磨,制成混悬液,置室温1~2h,然后离心(血清或抗凝血等可直接离心),取上清液加抗生素处理后,分成2份:一份不加热,供毒素试验用,另一份100℃加热30min,供对照用,如果不加热病料0.2~0.5ml皮下或腹腔接种小鼠经1~2d,小鼠出现麻痹,呼吸困难而死亡,或1.0~2.0口服或注射豚鼠,经3~4d,豚鼠出现麻痹,呼吸困难而死亡,而接种加热病料的对照组则健康成活,则可确诊。检出的毒素还需作毒素型别鉴定。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其它中毒、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和其它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防制 畜禽预防的主要措施在于随时清除牧场、畜舍中的腐烂饲料,不使畜禽食入。严格处理尸体,防止污染饲草及水源。在本病常发地区,可用同型类毒素或明矾菌苗进行预防接种。治疗在早期可注射多价抗毒素血清,毒型确定后可用同型抗毒素,在摄入毒素后12小时内均有中和毒素的作用。大家畜内服大量盐类泻剂或5%NaHC03或0.1%高锰酸钾洗胃灌肠,可促进毒素的排出。
除了根据特殊的麻痹症状以外,应特别注意毒素检查。因为只有通过肉毒梭菌毒素的实验室检查,才能最后得到确诊。检查的方法步骤如下:
1.分别采取可疑饲料及病死羊只的胃内容物,然后,各加入一倍量的无菌蒸馏水或凉开水,磨碎后放室温中静置1~2h,浸出其中毒素。
2.取浸出液,用滤纸过滤或进行离心沉淀。将得到的清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热至100℃,经30min灭活,对照用;另一份不加热灭活,供毒素试验用。
3.动物试验与结果判定;如用鸡作试验,分别取上述液体注射于两侧眼睑皮下,一侧供试验用,另一侧供对照,注射量均为0.1~0.2ml。如注射0.5~2h后,试验的眼睑发生麻痹,逐渐闭合,试验鸡也于10h之后死亡,而对照的眼睑仍正常,则证明有毒素。如用小鼠作试验,则以试验液体0.2~0.5ml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用对照液体注射其它小鼠,如试验小鼠于1~2d内发生麻痹症状死亡,对照小鼠仍健康,则证明有毒素。豚鼠也可供试验用,取试验液体1~2ml给豚鼠注射或口服,同时取对照液体以同样方法和用量接种其它豚鼠。如前者经3~4d出现流延、腹壁松弛和后肢麻痹等症状,最后死亡,而对照豚鼠仍健康,即可作出诊断。
有些病羊的血液中也有较多的毒素,所以在发病以后,也可用其抗凝血液或血清0.5~1.0ml,注射于小鼠皮下,进行同样试验。
病的潜伏期变化颇大,由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羊患病以后,表现有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 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发生死亡。急性 突然发生吞咽困难,卧地不起,头向侧弯,颈部、腹部和大腿肌内松弛。以后食欲及饮欲消失,舌尖露于口外,口流黏性唾液,多数发生便秘。但体温正常,知觉和反射活动仍存在。病情发展快者,1d之内死亡,慢者可延至4~5d。慢性 除有急性型的症状外,常并发肺炎,最后常因极度消瘦而死亡。各型病例死亡率都很高,但也有少数自愈的。
上一篇: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
下一篇: 如何才能提高枣树根蘖苗的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