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人参种子播种前怎样催芽? 药用作物

人参种子播种前怎样催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种子消毒
人参种子表面常常带有各种病原真菌,致使人参种子催芽中和播种后,引起烂种或幼苗病害,因此,有必要对人参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min,也可用咪唑霉400~l 000倍液或代森锰锌1 000倍液浸种2h,防病效果很好。
2.催芽时期
(1)夏催秋播。上年的干籽,于6月底前进行催芽,多在室外进行,8月下旬种子裂口,9月末种胚完成了形态发育,即可进行播种。
(2)冬催春播。用当年采收的种子,于采后至10月上旬进行催芽,前期在室外,后期在室内进行。移入室内后,要及时调节温湿度,防止室温过高或过低。当种子已有80%裂口,胚率达80%以上时,要及时进行冬贮,使其完成生理后熟。
3.催芽方法
(1)槽式人工催芽。
①催芽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围挖好排水沟,留出晒种场,夹好防风障。
②催芽箱规格: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箱(框)高40cm,宽9()~lOOcm,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可用砖砌槽床)。
③催芽基质:催芽基质有纯沙、沙加腐殖土(2:l,体积比)、纯腐殖土等。一般以纯沙为最好,纯腐殖土做基质易烂种。
④ 浸种装箱:处理前,为使干种子充分吸水,先用自来水浸种1昼夜,捞出稍微晾干,再用过筛基质按种子1份、基质3份的比例拌匀,装入箱内。装完种子与基质的混合物后,整平并覆盖沙土lOcm,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⑤催芽期间的管理:
搭棚:为防止强光曝晒和雨水进入箱内,要架设大小适宜、东西走向、北高南低的荫棚,防止积水。
倒种: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箱内上下层温度和水分一致,通气良好,以利种胚发育。裂口前每隔10~15天倒种1次,裂口后每隔7~10天倒种1次。倒种次数少,容易烂种且裂口不齐。倒种方法:将种子从箱内取出,放在塑料布上,充分翻倒,并挑出霉烂粒。沙土过湿可置背阴处晾一晾,不宜强光曝晒。
调水:发现种层水分不足时,可浇水调节。一般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入到种层1/3处为度,次日倒种,则种层水分基本均匀适量。如果用纯沙做基质,沙子含水量不宜超过15%;一般8%~10%左右;用腐殖土加沙催芽,含水量20%~30%为宜;纯腐殖土催芽,含水量30%~40%为佳。
调温;催芽前期适宜温度为18~20℃,温度过低影响种胚发育,温度过高,超过25℃,种子易霉烂。箱内温度低时,可揭开遮阴物日晒;温度过高,可盖帘遮阴或置阴凉处降温。裂口后保持温度15℃左右为宜。
⑥ 裂口种子冬贮:完成种胚形态后熟的种子,需在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场地,挖一个窖,窖底用木头或石块垫起,将种子箱放入窖内,箱口高出地面15cm,上覆薄膜,培土30cm踏实,翌春取出播种。
(2)畦土自然催芽。所谓畦土自然催芽,即将种子和过筛细土混合好,埋藏在参畦中,令其在自然条件下完成胚的生长发育。

1、催芽箱及卖场的准备:
   用2-3㎝厚木板制框,框高40㎝,宽100—200㎝,长度根据种子数量和场地而定。
  用同样厚度木板制成外框,四周距内框15㎝,中间填土,也可不用外框,在内框外缘培土踏实,用砖砌成同样的箱槽也可,少量种子可用木箱催芽。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场地,疏松地面整平踏实;按箱槽规格要求,在整平的地面上,设置好催芽箱槽。

  2、人参种子的处理及催芽:
  在装箱前干种子用冷水浸泡24小时,水籽用赤霉素100㎎/㎏水浸泡20小时,捞出晾至表皮附水,用杀菌剂(低毒农药)拌种消毒。
  催芽基质,可用腐殖土与河沙(必须过筛)混合料,腐殖土:河沙=2:1。
   箱底先铺5㎝基质,然后装基质与种子(3:1)混合物,上层再覆盖10㎝基质,调好温度。

3、人参催芽期的管理:
   架设一个透光不透雨的棚,阳口向北,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浸入催芽槽。
  催芽前期每隔10-15天倒种一次,催芽后期每隔7天倒种一次,倒种时挑出发霉种子。
   倒种方法:将与基质混合的种子从箱槽取出,放在平坦的平地上充分翻倒挑出霉烂的种子,倒籽时调整基质含水量。
   用纯沙催芽,两次倒种间要注意调节基质度,防止出现过湿,过干现象,用混合土催芽湿度为20%-30%,用纯腐殖土催土催芽基质湿度为30%-40%,裂口基质湿度应保持低限水平。
   催芽前期基质温度应18-20℃,不能超过25℃,超过25℃种子易发生霉烂,催芽后期既种子裂口基质温度保持13-15℃为宜。

将于种子置清水浸48小时,使用充公吸水,取出用两倍湿砂土(细砂和腐殖上各半,湿度约35%,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拌匀,装入盆钵内,置18-20摄氏度温度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避免阳光直射,经过2-4个月,种子绝大部分裂口,即可进行播种,可移到腐殖土的花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