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沉香有哪些药用价值? 其他经作

沉香有哪些药用价值?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 行气止痛:沉香辛香温通,温而不燥,行而不泄,且有良好的行气止痛作用。故用治脘腹胀痛、跌扑损伤骨折诸证甚效。
1、 脘腹胀痛:多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容于胃;或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横逆犯胃,皆致气机阻滞,发为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苔厚腻,脉沉滑。沉香温能行气,消食导滞,胀痛自愈。
2、 跌扑损伤:凡跌扑损伤,经脉阻塞,血液瘀滞,不通则痛。沉香配伍血药,入血分而消瘀行滞。《药品化义》曰:“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若跌扑损伤,以此佐和血药,能散瘀定痛。”对骨折去瘀生新,骨痂愈合,效果显著。外用法:治跌打损伤,闪合性骨折,用沉香粉、三七粉、血竭粉合用加酒调成糊状外敷,迅速消肿止痛,加快骨痂再生、愈合,效果十分理想。

二、 降逆调中:沉香质重沉降,气香升散。入脾胃经,和胃气,升脾气,性温而不燥,善行而不泄。降逆调中,善治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呕逆便秘。
1、 胃寒呕吐:多因素体中焦阳虚,或暴食生冷,重戕胃阳,均致胃气上逆。呕吐不止,脘胃冷痛,四末不温,舌淡脉弱。寒因中焦,胃气不降,发为呕吐。沉香温胃调中;降逆止呕,寒邪祛,胃气降,中运健,吐自止。
2、 霍乱中恶:沉香具有调中,升清降浊之功,用治霍乱呕利者有效。霍乱中恶有因夏秋之际,感受时邪;有因贪凉露宿,寒湿遏中;有因饮食不洁,误进腐馊之物;有因暴饮暴食,恣食生冷瓜果;内外合邪损伤脾胃,清浊混淆,发为霍乱。症见:起病急骤,剧烈呕吐腹泻、呕吐呈喷射状,倾口而出,大便初如泥浆,继呈米泔水样便,等等。沉香升脾气降胃气,泌别清浊,善治霍乱。
3、 阳虚便秘:凡阳虚体弱,或高年体衰,则阴寒内生,留于肠胃,于是凝阴固结,致阳气不通,津液不行,故肠道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泛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来沉迟。沉香温补阳气,行气通便,故主治之。《本经逢原》曰:“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炎归原。主大肠虚秘。”

三、 通心肾:不寐者,常见心肾不交,多因劳倦内伤,肾阴匮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水火不能相济而致。其症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多梦,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沉香质重而降,辛香主升,既升且降,交通心肾,既济水火,故主治之。《本草新编》曰:“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用服可也。”

1、治冷气攻冲 心腹疞痛 脾胃素弱 食欲易伤 呕逆冷痰 精神不清:沉香、木香、槟榔、乌药。上用水八分盏 分作四处 以乳钵内 逐一件药 徐徐磨之 磨得水浓为度 然后四者合而为一 再用慢火煎至六分已 上 通口服之。

2、治阴阳壅滞 气不升降 胸膈痞塞 心腹胀满 喘促短气 干哕烦满 咳嗽痰涎 口中无味 嗜卧 减食 又治胃痹留饮 噫醋闻酸 胁下支结 常觉妨闷:香附四百两(炒 去毛) 沉香十八两半 缩砂仁四十八两 甘草一百二十两(火监)。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入盐少许 沸汤点服

3、治腹胀气喘 坐卧不安:沉香、木香、枳壳各25克萝卜子炒50克。每服25克 姜三片 水煎服

4、治久心痛:沉香(锉)、鸡舌香各50克 熏陆香25克(研) 麝香一分(研 去筋膜)。上四味 捣为细末 每服15克 水一中盏 煎至七分 去滓 食后温服

5、沉香忌见火,生磨用。

6、寒凝气滞,症见胸腹胀闷冷痛者,可与乌药、木香、槟榔配伍,以行气温中止痛。

7、凡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脐腹冷痛,腰膝酸软,阳痿精冷者,可与鹿茸、附子、熟地、巴戟配伍,以温肾壮阳。

8、元气不足,肾不纳气,症见喘息无力者,可与附子、熟地、蛤蚧相配。

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