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控孵化水质 鳜鱼苗对生态条件的要求较严格,主要是对水质方面。在整个鱼苗培育阶段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 7.0~8.0,无污染。对剑水蚤可用80~90目筛绢严格过滤,对水源要每半个月用氯制剂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建砂滤池,经砂滤池过滤后的水通过水塔直接送人环道。用环道流水培育的方式培育鳜鱼苗,放养密度为3万~5万尾/m3,这种方式能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体交换量大,无温层,易于排出一部分污物,一般成活率达到40%。
二、把好开食关 刚孵出的仔鱼,全长只有4mm,体重1g左右,在水温23~37℃时,60~72h后鳜鱼苗卵黄囊消失,正处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变时期。此时的鳜鱼苗其消化道虽明显增大变粗但消化功能弱,体质也最弱,因而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及时提供足够适口的开食饵料。如果当鱼苗在稍长时间内不能摄食到饵料鱼苗时,其腹部扁平,胃中无食,之后即使再投入饵料鱼,鳜鱼苗也无力捕捉,从而失去正常的捕食能力,最终死亡。因此,这一时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从几种家鱼苗的比较结果来看,出膜后约8h的团头鲂苗作为鳜鱼苗的开食饵料最为适宜。如用刚孵出的草鱼、鳙鱼、鲢鱼苗投喂,鳜鱼有时不能吞食整条鱼苗而只能吐出,致使鳜鱼苗死亡率上升。孵出2d后的团头鲂苗,由于活力增强,影响鳜鱼苗的摄食。投喂饵料鱼的数量提高到鳜鱼苗的十倍,使鳜鱼苗能轻易地摄食到饵料鱼苗。
在鳜鱼人工繁殖时,因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度不一致,产卵持续时间需6~8h,在孵化桶内,早出膜与晚出膜的时间相差10~19h,其开食出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不同时期的鳜鱼苗均能得到适口鱼苗,在其开食 1~3d内,需2~3批次刚出膜的团头鲂苗,以提高其成活率。
上一篇: 油菜的需肥特点及施肥原则
下一篇: 芝麻变叶病能造成病株不能结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