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其他瓜果 > 瓜农提高种植效益有哪些途径? 其他瓜果

瓜农提高种植效益有哪些途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组建专业合作社当年见成效。南瓜专业合作社设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是本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机构设理事会主任1人、副主任2人;监事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合作社成员192人。合作社初次筹集的出资总额为10万元,目前租赁江夏区西瓜市场,办公场所150平方米,经营场所4000平方米,从事南瓜销售,同时依托乌龙泉农技服务中心的“农民技术讲习所”为培训基地,每年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培训8场次,印制技术资料和销售信息1万5千余册,成员可以优先得到技术和销售信息以及专家指导和优良种子。
2007年经营南瓜销售量为19000吨,返给农民收购成本750万元,劳务工及包装、运费72万元,利润22万元,场地及办公和租赁费5万元,年终纯利润12万元,返还成员利润11万元。
  二、探索以成员为主、辐射农户的服务模式。江夏区原来旱地主要是油菜——芝麻、油菜——大豆(花生)模式,产量不高,效益更低,南瓜的适时试种成功,使农民看到了打破这一传统种植、实现效益增长的希望,寻找到了一条旱包子上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的新途径。在区农业局和区南瓜协会的示范推动下,南瓜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以乌龙泉街土地堂为核心,向周边不断辐射扩展的状况。在江夏区南瓜产销协会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服务农民、投放种子、引导发展、订单回购、帮助销售、农民增收”的服务模式。
  1、以“带领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的理念全方位服务农民,主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研究南瓜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实现了乌龙泉街农业生产总值的61%来自南瓜,农民人均收入的60%来自南瓜。
  2、投放种子,订单回收。经过试验、示范成功推广蜜本南瓜生产后,为了确保南瓜品种更新,品质优良,合作社在广东汕头市订购种子,然后投放给农民种植,并承诺产品回收,投放给成员的种子并附有栽培技术资料和产品回收合同。产中提供生产技术指导,2007年投放种子达12000罐,配套以化肥、农药等农资服务,签订回收合同2160份,2007年南瓜交易量19000 吨。
  3.组建服务网络。新发展成员180人,聘请区农业局等7位专家为技术顾问,网络运销大户35人,并以江夏区西瓜市场为批发中心,建立3个营销网点,连接4520个农户,内联万亩无公害南瓜生产基地,外联武汉、山西、河南等蔬菜市场,形成内联大基地,外联大市场的生产和营销模式。
  4、实施商标战略,走品牌之路。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土地堂”牌商标。2007年,南瓜进入中百超市,销售近620吨,农民从中获利130多万元。合作社依托区南瓜协会与武汉工业学院等单位就“南瓜功能食品加工及产业化工业”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和研究报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星火计划”。
  5、开展科技培训,解决实际问题。仅南瓜生产与销售的单项技术培训达10多场次,发放南瓜资料5000多份,有效解决了成员三大问题:一是种子问题,统一发放种子,避免南瓜品种的多、乱、杂、假,有效地保护了成员的利益;二是成功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化学调控、人工授粉,避免了粗放管理及经营,提高单产1000多斤,亩平增收200多元;三是有效地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保证南瓜产品绿色食品中的要求,产品顺利进入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