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熟效果最好,如果果实还没有充分长大,急于催熟容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如用乙烯利催熟,只有在果实白熟期才有效,白熟期以前的果实用乙烯利处理后,不仅不转色,而且味道麻涩,无法食用。 二是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熟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兑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如果药液浓度过高,会产生明显的药害。三是掌握好温度,乙烯利催熟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0—32℃,在此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催熟效果加快,25℃左右时催熟效果最好,白熟果时用2000毫克/千克乙烯利浸泡后,25℃条件下,5—7天即可转色。 四是每次每株催熟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单株催熟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宜,因为单株一次催熟果实太多,植株接受药量过大时容易产生药害。 五是药液不能沾染在叶片上。药液若沾染在叶片上,叶片就会发黄凋落。六是掌握好催熟的具体操作方法,应该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以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这样效果才好。
上一篇: 西洋参反季节盆栽技术
下一篇: 冬枣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