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舍须建高燥之地,有利于排水 猪舍要坐北朝南,有利于防风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地面干燥不返潮。/2、加强保温。猪舍温太低,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猪舍透风、挂霜、地上冻,猪卧下易生病,以至冻坏。只要维修好房舍,增加舍温,湿度会变小。?xml:namespace>
2、通风换气。
猪舍潮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风,即带走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又能排除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但冬春气温低,须控制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米-0.2米。通风前要提高舍温。
3、定时清除猪粪尿。猪养得多,粪就多,含水量和氨排放量就大。是猪舍潮湿和空气不好的根源。须及时清除,可大大减少湿度。如猪定时到舍外排便舍内吃住,猪舍湿度会更小。
喂暖料。冬季用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可降低湿度。
4、勤换垫草
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或容易被粪尿污染。因此,须勤换干燥的垫草,可明显降低湿度。
5、降低饲养密度
猪密集饲养,有利于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湿度也大,不利于防潮和猪生长发育。
6、多用吸附剂
猪喜居温暖干燥的猪舍,惧怕阴冷潮湿。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侵害猪体,抵抗力下降,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湿度大应经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既能吸附水分,又能吸收空气中臭气,实用性强,效果好。
冬季是猪病爆发期,猪病多,难饲养。冬季猪舍的通风与保温非常重要。氨气是公认的应急源,是猪舍最有害的气体之一。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对粘膜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发生碱灼伤,引起猪眼睛流泪、灼痛、角膜和结膜发炎,视觉障碍。氨气进入猪的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甚至坏死,造成呼吸机能紊乱。在分娩与离乳期,氨气会灼伤猪上皮黏膜,进而加重呼吸道疾病。在保育与育肥期,氨气浓度与生猪区域性严重度呈正比。此外,氨气浓度增加会延缓母猪的初次发情期约10天。特别是冬季,密闭的猪舍氨气浓度大,猪病发生率高,死亡率也高,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所以,避免氨气浓度大造成危害,猪舍就要做好通风,通风的同时还要做好保温。圈舍温度低,容易引起感冒,抵抗力下降,使隐性感染的疾病爆发,流行病容易爆发。产房、保育都要采取供暖设施。比如地暖,暖风炉、锅炉、暖气片、保温灯等。下面介绍下猪舍的适宜温湿度,建议猪舍一定要有温湿度计。产房仔猪适宜环境温度为,出生一周内为32℃以上,2-3周为25-30℃,以后至保育期不低于25℃。产房湿度容易被多数管理人员忽视,湿度过大容易孳生许多病原微生物,理想的相对湿度在55%-60%。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两周温度控制在28℃,第三、四周控制在25-28℃,保育后期控制在25℃左右。保育舍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育肥猪生长速度最佳是在20℃左右,种公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0℃。我是山东的,所以做法适合山东,其他南方很热的地方和北方很冷的地方不一定适合。我们猪场的猪舍是半封闭式,南北是卷帘调节通风。早晨到中午14点,在晴天时候室外温度是慢慢升高,育肥舍公猪舍早晨南边可以稍微开,北边不开,因为北方一般冬天刮北风。因为晚上封闭了一夜,早晨氨气浓度是比较大的。随着氨气减少,温度降低。观察猪舍内温湿计温度和猪群情况,调节卷帘。中午时候可以适当开大一些卷帘。北边也可以适当开一些。下午3-4点可以放下,封闭好。产房和保育要求温度高,所以我们产房大环境暖气片保温,小环境保温箱是保温灯保温。保育前期暖风炉保温,后期用保温灯保温。产房和保育一般都是11点以后稍微开一些通通风。下午3-4点就放下卷帘。注意尤其保育产房晚上卷帘要封闭好防止进贼风。卷帘的调节与外界温度、外界天气、外界风级(几级风)、圈舍温度、圈舍空气质量、猪群密度大小都有关系。通风要做到勤调节,如果空气质量好可以封闭保温。保证空气质量就要勤清粪尿,不积攒。最忌讳通风一下子把窗户或者卷帘帆布打开和人进去都刺鼻沙眼却一冬天不通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