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推广人员和农民都是沟通的参与者,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相互平等。但是农业推广沟通是农业推广人员为推广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的目的来沟通的,所以推广人员常常以沟通的传送者的 面目出现,两者互相提供的信息的数量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2、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沟通是以农民的需求为基础的,推广人员应该了解和适应农民,而不是农民去适应推广人员。在沟通中主要是农业推广人员根据农民的具体条件、具体需要决定沟通的方法和内容。
3、双方互相影响但作用和性质不同。推广人员对农民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后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即通过沟通要 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把科技成果传播普及开来,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农民对推广人 员的影响则是使后者对前者有更充分的了解,如当前存在的问题,农民需要哪方面的技术和信息等,从而改变推广的方法和调整服务的内容。 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常会因沟通要素的质量不高,沟通工具的运用不佳,沟通方法的选择不当,沟通渠道的状况不良而影响沟通效果,形成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
习俗即风俗习惯,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习俗对沟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不同的礼节习俗带来的误解。农业推广人员应了解农村的礼节习俗,得到农民的接纳与信任,有助于亲近农民而开展推广工作。(2)不同的时空习俗带来隔阂。不同地区的农民会对推广活动的时间、交谈的亲密程度有不同的习惯,推广人员应重视农民的礼节性举动,掌握适当的相处方式与谈话距离。
?xml:namespace>上一篇: 种公猪要喂啥?
下一篇: 棚室芹菜遇到连阴天应怎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