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叶蝉在玉米苗期的为害症状及防治策略? 玉米

叶蝉在玉米苗期的为害症状及防治策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危害特点

以成、若虫吸食汁液为害。早期吸食花萼、花瓣,落花后吸食叶片,被害叶片出现失绿的白色斑点,严重时全树叶片呈苍白色,提早落叶,使树势衷弱。每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桃园附近的松、柏等常绿树或杂草丛中越冬。第二代3月上中旬先在早期发芽的杂草和蔬菜上生活,待桃树现蕾萌芽时,开始迁往桃树上为害,谢花后大多数集中到桃树上为害。全年桃树上以7~9月份虫口密度最高。9月间发生最后1代成虫,桃树落叶后迁入越冬场所越冬。

玉米叶上有白色雪花状斑,或褪绿斑。

防治方法:用5%啶虫脒1500倍液喷雾。
鉴于玉米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一喷多防的方法来防治。防治方法:用5%啶虫脒1500倍液+40%辛硫磷(或48%乐斯本或25%快杀灵)1200倍液,将喷头摘掉,逐株连喷带灌,兼治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

叶上叶斑 诊断:赤须蝽、叶蝉危害所致
玉米叶上有白色雪花状斑,或褪绿斑。调查认为雪花状斑是赤须蝽危害所致,另外田间叶蝉数量偏高,也会造成斑点。
防治处方:5%啶虫脒1500倍液喷雾。
鉴于玉米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一喷多防方法来防治。
大处方:5%啶虫脒1500倍液+40%辛硫磷(或48%乐斯本或25%快杀灵)1200倍+95%恶霉灵4000倍液,将喷头摘掉,逐株连喷带灌,兼治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