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品种因素
由于近几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偏春性品种,这些小麦品种抗寒能力较差,易发生冻害。
3、播种因素
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将造成麦苗旺长。
4、耕作因素
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粒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间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再之,由于急于播种,一些农民采用撒播方式,麦苗根系入土较浅,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5、肥力因素
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6、田间管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刚将小麦种下地后就匆匆地远离家而去,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二、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
1、加强管理,提高播种质量
2、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比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播种过深或加大播量会导致植株细弱而加重冻害。
4、加强冬前田间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小麦防冻。目前土壤墒情较差,今年10月降水量为26.5mm,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9.1mm,土壤浮墒较差,有灌溉条件的应提早冬灌,结合灌水或降雨(雪),对植株个体发育差,生长较弱,有冻害的麦田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7-8公斤,对促弱转壮有显著作用;禾秆还田和整地粗糙的麦田冬灌后,可塌实土壤,保证麦苗安全越冬。适宜冬灌的温度指标是日平均温度在3℃以上进行,冬灌的最佳时间是在11月下旬开始,12月上旬浇完,要掌握“夜冻日消,浇完正好”的原则,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忌大水漫灌,冬灌时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不要在降温前浇水,以免引起冻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品种因素
由于近几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偏春性品种,这些小麦品种抗寒能力较差,易发生冻害。
3、播种因素
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将造成麦苗旺长。
4、耕作因素
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粒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间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再之,由于急于播种,一些农民采用撒播方式,麦苗根系入土较浅,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5、肥力因素
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6、田间管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刚将小麦种下地后就匆匆地远离家而去,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二、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
1、加强管理,提高播种质量
2、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比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播种过深或加大播量会导致植株细弱而加重冻害。
4、加强冬前田间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小麦防冻。目前土壤墒情较差,今年10月降水量为26.5mm,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9.1mm,土壤浮墒较差,有灌溉条件的应提早冬灌,结合灌水或降雨(雪),对植株个体发育差,生长较弱,有冻害的麦田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7-8公斤,对促弱转壮有显著作用;禾秆还田和整地粗糙的麦田冬灌后,可塌实土壤,保证麦苗安全越冬。适宜冬灌的温度指标是日平均温度在3℃以上进行,冬灌的最佳时间是在11月下旬开始,12月上旬浇完,要掌握“夜冻日消,浇完正好”的原则,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忌大水漫灌,冬灌时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不要在降温前浇水,以免引起冻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上一篇: 怎样通过看乳线位置判断玉米收获期?
下一篇: 姜瘟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