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xml:namespace>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2
、实行轮作,控制病害发生。
3
、适期播种,降低播量,合理密植。
4
、增施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水。
5
、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或天达裕丰30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4560千克喷雾,或兑水300450千克泼浇,或兑水1525千克低量喷雾,第一次在返青后病株率达5%10%(一般在三月中旬前后)喷药,第二次用药在第一次用药后15天施用,可有效防治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