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久放的油会发出难闻的“哈喇”味,这样的油就是变质了。科学家们把油变质的过程叫做油脂酸败,它不仅可以导致油脂的理化性质变化,而且也可使其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应引起大家的警惕。
油脂酸败的原因有二:其一为生物性的,即动植物组织残渣和微生物的酶类所引起的水解过程。其二则属纯化学过程,即在空气、日光和水的作用下,发生的水解及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
这两种过程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但也可能主要表现为其中一种。油脂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在较高温度下贮存时,就特别容易引起酸败变质。通常油脂暴露在空气中时也会自发地进行氧化,发生性质与风味的改变,这即为脂肪酸的自动氧化。
脂肪酸在自动氧化时可形成氢过氧化物,它们很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会进一步分解,其分解产物有很令人讨厌的气味,这是典型的“哈喇味”、“回生味”。而在高温加热时,油脂的氧化速度则更快,此时,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都能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聚合物,使油脂的黏度增大,还会发生起泡现象,并且加热时间越长,聚合物的含量就越多,油脂的黏度越大,起泡现象也越明显。另外,甘油也会发生氧化生成丙烯醛,使油脂冒烟并产生刺鼻气味。
一般来说,动物性油脂含有多量的饱和脂肪酸,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植物油则含有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发生氧化。但是植物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卵磷脂和维生素E,这些物质对于油脂的保存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植物油的酸败过程慢于动物油脂。
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
上一篇: 美味猕猴桃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抱子甘蓝栽培关键技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