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谷子 > 谷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谷子

谷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谷瘟病在谷子各生育阶段都可发病,分别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最重。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在叶片和味鞘上形成褐色小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叶瘟多在7月上旬开始发生,叶片上产生梭形、椭圆形病斑,一般长1— 5厘米 、宽1— 3毫米 ,在高感品种上可形成长 1厘米 左右的条斑。感病品种典型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两端伸出紫褐色坏死线。高湿时病斑表面有灰色霉状物。严重发生时,病斑密集,互相汇合,叶片枯死,节瘟多在抽穗后发生,茎秆节部发生褐色凹陷病斑,逐渐干缩,穗不抽出,或抽穗后干枯变色。病茎杆易倾斜倒伏。穗颈和小穗梗发病,产色褐色病斑,扩大后可环绕一周,使之枯死,致使小穗枯白,严重时全穗或半穗枯死,病穗灰白色、青灰色,不结实或籽粒干瘪。  

二、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谷子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有较多抗病种质资源和抗病品种,可根据本地病菌生理小种区系,合理筛选使用。种子田应保持无病,繁育和使用不带菌种子。  2、加强栽培管理。病田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防止田间过度郁蔽,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结露。合理施肥,防止植株贪青徒长,拉强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可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防治叶瘟在始发期喷药,防治穗颈瘟可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  

瘟病在谷子各生育阶段都可发病,分别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最重。  ?xml:namespace>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在叶片和味鞘上形成褐色小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叶瘟多在7月上旬开始发生,叶片上产生梭形、椭圆形病斑,一般长1— 5厘米 、宽1— 3毫米 ,在高感品种上可形成长 1厘米 左右的条斑。感病品种典型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两端伸出紫褐色坏死线。高湿时病斑表面有灰色霉状物。严重发生时,病斑密集,互相汇合,叶片枯死,节瘟多在抽穗后发生,茎秆节部发生褐色凹陷病斑,逐渐干缩,穗不抽出,或抽穗后干枯变色。病茎杆易倾斜倒伏。穗颈和小穗梗发病,产色褐色病斑,扩大后可环绕一周,使之枯死,致使小穗枯白,严重时全穗或半穗枯死,病穗灰白色、青灰色,不结实或籽粒干瘪。  

二、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谷子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有较多抗病种质资源和抗病品种,可根据本地病菌生理小种区系,合理筛选使用。种子田应保持无病,繁育和使用不带菌种子。  

2、加强栽培管理。病田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防止田间过度郁蔽,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结露。合理施肥,防止植株贪青徒长,拉强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可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防治叶瘟在始发期喷药,防治穗颈瘟可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