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蚧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征,蚧壳虫综合防治的要求是:以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培养优势抗虫群体,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把蚧壳虫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蚧壳虫具体防治措施:一、选择抗逆性强品种。二、农业防治。减少越冬虫源,可在冬季果实采收后,清除周边杂草、落叶、落果,特别是多年生杂草,剪除受害枝条,连同其他废弃物集中烧毁或深埋,使越冬若虫和成虫大量减少;在主害代盛发期,用人工刷擦受害枝条,减少虫口密度,控制危害。
三、生物防治 在6月下旬用白僵菌粉剂喷施于果树上,可有效防止蚧壳虫的大发生。四、药剂防治 根据蚧壳虫的生育特性,在采取农业措施无法有效控制该虫危害的情况下,应适时进行药剂防治。1、选择施药适期。一是3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始发期;二是雄成虫羽化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三是主害代若虫初孵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上述时间段内,受害率5%~10%以上时用药。2、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药剂防治。0.3°Bé的石硫合剂、10%蚧壳灵180倍液、25%增效扑虱灵500倍液加20%菊马乳油1 0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喷雾,严重受害的果树7d后再喷1次。施药时应用高压喷雾器,严格控制药液浓度,药液应均匀喷布果树全部枝条和叶片背面,确保用药防治效果。
下一篇: 有关牧草产品的行业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