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2型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后仔猪,集中在断奶后2~44周龄高发,哺乳仔猪很少发生。本病常与猪瘟、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从而促进了该病的流行。
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胎盘等途径感染仔猪。为猪的免疫抑制性疫病,患病猪耐过康复后常生长发育不良称为僵猪。
1、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断奶后仔猪患病后表现为肌肉衰弱无力、下痢、呼吸困难、黄疸、贫血、腹股沟淋巴结肿胀明显。皮肤出现紫红色病变斑块;皮下水肿;母猪导致繁殖障碍或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子;有的仔猪可发生先天性震颤病。
(2)、剖检变化 肉眼病变主要为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面变硬,可见均匀的白色;肺炎、肺肿胀变坚硬呈橡皮样或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肝、脾萎缩;肾苍白肿大,被摸下有坏死灶;结肠水肿,黏膜充血;胃溃疡;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2、防治措施
(1)、预防 目前无定型疫苗,抗血清有人工被动免疫作用。初生仔猪必须吃足初乳,断奶时应减少换料造成的应激,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易感期内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如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磺胺类药物,对控制细菌性疫病的并发感染有良好效果。
(2)、治疗 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
猪圆环病毒(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本病毒是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种病毒,其粒子直径为14~25纳米,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病毒。
猪圆环病毒(PCV)分为2个型,即PCV-1和PCV-2。PCV-1对猪无致病性,但能产生血清抗体,在猪群中较普遍存在,用其接种2日龄与9月龄的猪均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PCV-2对猪有致病性,可引起猪只发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
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2-型圆环病毒(PCV)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
上一篇: 如何驯化牛蛙?
下一篇: 甘薯饴糖的加工的主要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