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驯化牛蛙?

如何驯化牛蛙?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食性驯化前,要进行5~7天的四定投饵、密集池养的集训培育,使之形成习惯。食性驯化时,投死饵(或干饵)的比例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一般第一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10%增加到30%。第二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30%增加到65%。第三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65%增加到100%。一般在室外进行驯化,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室内进行驯化,因温度稳定,环境条件完全改变,则食性驯化较快,只需要10~15天。种蛙数量少,个体大,一般采用泥鳅和黄鳝进行驯食,首先用竹木做边用网布做底,做成长200厘米,宽100厘米,深5~7厘米,浸水深1~3厘米的种蛙食槽,使放入的泥鳅、黄鳝活食不能跳出,放进死食后水质又不会很快变坏,让种蛙看着泥鳅、黄鳝后去捕食,结果活食没有吃到,而吃进了死饵(或干饵)进行驯化。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少数青年牛蛙。大面积的食性驯化常采用在池边搭食台的方法,凡是投入浮性饵料的只搭草架式食台,是沉性饵料的则搭有底的沉性饵料台。饵料台的大小应按总的蛙数决定,一般是每100只左右搭一个食台,食台上应搭阴棚防雨打日晒,浮性食台内应放少量剪短的水花生,使牛蛙自觉地全部集中在食台内栖息、吃食,当蝇蛆放入食台水面时,牛蛙则来争食,使加入的死饵也有荡动,这时牛蛙不管活的死的都吃进去,开初部分牛蛙由于不适应,开始吃进死干饵后会吐出来,但多吃两回就适应了,凡投入的死饵干饵牛蛙吃完后或基本吃完后则又增加死饵和干饵的数量,直到全部吃饱死饵干饵为止。室内食性驯化,由于密度大,要进行全池驯化,只要放入的蝇蛆在水面上运动,则干饵也会随水波产生假运动,这时牛蛙活的死的都会吃,如果是投鲜饵(如鱼、蚌肉、螺肉等)则应把水放浅,让死鲜饵少许现出水面,牛蛙可见,同样可以很快驯化。进行食性驯化的牛蛙,虽然事先选择了规格一致的牛蛙,但因个体生长存在差异,往往有少数牛蛙不吃死饵,应及时把不吃死饵的牛蛙挑选出来,进行再次驯化。如果是有病或体质瘦弱的牛蛙不吃死饵,则应先进行治病、喂活食,让其康复体壮后再次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