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 玉米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酌情追施粒肥 玉米生长后期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高产的基本保证。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应酌情追施粒肥。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视田间长势,每亩追施粒肥5—10公斤尿素,同时满足水分供应。  
2、合理灌排 玉米抽雄以后需水量较多,若遇秋旱应及时灌水以维持根系活力,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沙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黏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籽粒灌浆过程中,若田间积水,应及时排除涝渍,以防涝害减产。  
3、隔行、隔株去雄 去雄是简而易行的增产措施。“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去雄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光合,减少雄穗开花消耗营养,促进雌穗发育,提早抽丝,果穗增长,粒重增加,提早成熟而增产5-10%,而兼防玉米螟的效果,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花粉量,一般在雄穗刚抽穗尚未散粉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能超过总数的1/2;阴雨连绵或天气干旱,去雄株数不能超过总数的1/3;边际2-3行和间作地块,不宜去雄,以免影响授粉。  
4、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抽雄至吐丝期间,低温、寡照以及极端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均会导致雌雄穗发育不协调,特别是吐丝时间延迟,影响果穗结实,使穗粒数减少,最终导致减产。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在出现不利天气情况时,可在散粉期间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来帮助玉米植株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在有效散粉期内,在两个竖竿顶端绑定一根粗绳,两人手持竖竿跨几行玉米顺行行走,用粗绳来击打雄穗,帮助花粉散落,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5、放秋垄 玉米灌浆后,浅锄地破板结,疏松土壤,消灭杂草,提高低温,促早熟。但不能伤根折损叶片。

(1)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4-5公斤打穴深施。也可以进行根外追肥,如用1%-2%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亩用溶液30-50公斤。对提高粒数,增加粒重效果好。

(2)灌水与排涝:抽穗开花时,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叶面积达最大值,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很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同时抽雄开花散粉和雌穗吐丝、灌浆,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利开化授粉,如遇旱要及时灌水,以满足开花授粉和灌浆的生理需水。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注意排水。涡阳县玉米开花结实期,正值多雨季节,要注意防涝,雨后要及时排除渍水,以免植株发生早衰,妨碍灌浆结实,造成减产。

(3)隔行去雄: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

(4)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天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11时)进行,连续2-3天。方法是在两行玉米之间,用手抖动未去雄的植株,使花粉落到已去雄的植株花丝上。或者先采集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把花粉装在小竹筒里,用2-3层纱布或丝袜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地落在花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