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什么是水稻青立?有什么症状? 水稻

什么是水稻青立?有什么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摘要:水稻旱青立病是因结实器官受到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出现在干旱年份或发生在水利条件较差、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新开垦的或旱改水的稻田发生该病也较多.近年来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低迷,永修县旱改水面积随之增大,相应的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发病田块可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田块减产达90%以上.水稻发生旱青立病的主要症状是稻株抽穗后,病穗大都直立而不下垂, 穗轴和枝梗弯曲, 颖壳畸形,有的似鹰嘴,黄熟期仍保持绿色,灌浆不良或呈秕谷。    生长前期症状    发生旱青立病的稻株,在生长发育前期,病株和健株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病株根系发育不良, 地下节间拔长,茎秆伸长受阻,部分产生地上分枝,株型较矮,叶色较深。    孕穗期和抽穗期症状    发生旱青立病的稻株,在孕穗前及孕穗期, 病株和健株在外观上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大多数病株抽生不正常,地上节有分枝,通常一株多生一个分枝,少数可达 3 个分枝,分枝穗大多都正常,极少畸形。    至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粗硬,稻穗迟迟不抽出,成为包穗或半包穗,穗粒少,穗轴、枝梗弯曲。 一穗上间生少数健粒,多数穗壳呈一般形状,但不能正常授粉而成空壳,或内外颖开张不闭合, 少数颖壳由于护颖增大或内外颖增生而成为畸形颖花。    出穗后病穗大都直立不下垂,枝梗常弯曲,黄熟期扔保持青绿色。    病穗症状    由于受害时期和程度不同,病穗症状也不一样。受害早而严重的,整个穗的护颖和内颖都退化,小穗梗顶端稍微膨大,或内颖退化,在小穗梗顶端,留两片尖细的护颖。全穗都存留一次和二次枝梗的光轴,或一穗上留数颗顶端弯曲,形似镰刀的外颖,内颖退化。    病穗的长度和总颖花数虽然并不比键穗明显降低,但颖壳扁平扭曲、畸形、不闭合,部分外颖顶端弯曲,包住内颖的顶部并向内颖一侧突出,很像老鹰嘴。    有的病穗内外颖增大, 使一颖花成为3~4 片,少数多达 5~8 片,或由于小穗梗伸长受阻,使 2~3 个颖花簇生在一起, 外观很像一朵多瓣花。受害较轻的病穗,其间着生一定数量的健粒。        发病特点    同一田块,氮肥足、长势嫩绿的地方发生严重,长势差的地方发生较轻;    老旱田厢面发生较轻,田沟边发生较重, 田中间发病与老旱田厢沟平行呈条带状分布;    新平整的沟渠地段发生较重;    灌水口附近发生较重,远离灌水口的地方发生较轻。 同一品种,在一般田块无发病,在旱改水田发病; 同一品种,同一田块,发病程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早熟品种发病少,晚熟品种发病较多。    在抽穗期相同的品种中,籼稻、糯稻较粳稻发生严重。 旱青立病在粳稻中发生较小。

   水稻在抽穗时,茎叶突然明显变浓变绿,变粗变硬,抽穗速度较健壮株慢,有卡口和包颈现象;穗上混生少数健粒,多数颖壳畸形,内外颖尖弯曲,呈鹰钩嘴状,不能正常闭合;内外颖不在同一平面呈夹角,比例不协调或有外颖无内颖,雌雄蕊退化,部分颖花脱化,这说明水稻可能得了青立病。

青立是水稻结实器官受到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发生于新开垦或旱改水的稻田。青立稻株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地下节间拔长,茎秆伸长受阻,部分产生地上分枝,株型较矮,叶色较深;或在孕穗前和健株没有显著差异,至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粗硬,稻穗迟迟不抽出,成为包穗或半包穗,或穗粒少,穗轴、枝梗弯曲。一穗上间生少数健粒,多数穗壳呈一般形状,但不能正常授粉而成空壳,或内外颖开张不闭合;少数颖壳由于护颖增大或内外颖增生而成为畸形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