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叶色、长势、长相在其不同的生育阶段均有变化。叶色是指水稻在正常情况下的黄、黑交替的阶段性变化;长势是指水稻植株生长快慢,主要是指分蘖发生的迟早、分蘖数的多少,以及出叶速度的快慢和各叶长度的变化;长相则是指稻苗生长的姿态,包括株型和群体结构。这三个诊断指标,各有其独立的内容,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因此,田间看苗诊断要全面地综合考虑。
(一)苗期的长势长相
1. 健壮苗:插秧前苗高适中,苗基宽扁,秧苗叶片挺直有劲,不披而具弹性;叶鞘短粗,叶枕距较小;秧苗叶色绿,带有分蘖;白根多;秧苗单位长度干物重大。
2. 徒长苗:苗细高,叶片过长,有露水时或下雨后出现披叶,苗基细圆,没有弹性,叶枕距大,叶色过浓,根系发育差。
3. 瘦弱苗:苗短瘦,叶色黄,茎硬细,生长慢,根系差。
(二)分蘖期的长势长相
1. 健壮苗:返青后,叶色由淡转浓,长势蓬勃,出叶和分蘖迅速,稻苗清秀健壮。早晨有露水时看苗弯而不披,中午看苗挺拔有劲。分蘖末期群体量适中,全田封行不封顶(封行是顺行向可见水面在1.5-2.0m之内),苗晒田后,叶色转淡落黄。
2. 徒长苗:叶色黑过头,呈墨绿色;出叶,分蘖末期叶“一路青”,封行过早,封行又封顶。
3. 瘦弱苗:叶色黄绿,叶片和株型直立,呈“一柱香”,出叶慢,分蘖少,分蘖末期群体量过小,叶色显黄,植株矮瘦,不封行。
(三)幼穗分化期的长势长相
1. 健壮苗:晒田复水后,叶色由黄转绿,到孕穗前保持青绿色,直至抽穗。稻株生长稳健,基部显著增粗,叶片挺立青秀,剑叶长宽适中,全田封行不封顶。群众对此种长相总结为四句话:“风吹禾叶响,叶尖刺手掌,下田不缠脚,禾秆铁骨样”。
2. 徒长苗:叶色乌绿,贪青迟熟,秕谷多,青米多。
3. 瘦弱苗:叶色枯黄,剑叶尖早枯,显出早衰现象,粒重降低。
上一篇: 山茱萸炭疽病有何主要症状?
下一篇: 哪些鸡群易发支气管栓塞并发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