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毒可由桃蚜进行非持久性传毒,在矮牵牛、千日红、奎宁藜上的传毒率分别为55.5%、44.4%及7%。其发生与蚜虫猖獗情况有关,特别是遇有高温干旱的天气,不仅利于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生的抗病性,地势低洼、定植晚的连作地易诱发此病。
上一篇: 南瓜镰孢果实病病种特征是什么?
下一篇: 雨季农药喷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