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食用鱼养殖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箱式养殖、家庭养殖等。
( 1 )池塘养殖 池面积100~250 平方米,池埂高于水面30 ~ 40 厘米,池周架设防逃网,进、排水口设双层拦网。池底有一集鱼坑,其面积为池塘的1 / 30~1 / 15 ,深30 ~ 50 厘米;有溢水口1~ 2 个,设拦鱼栅。设饲料台和搭遮阳棚,底泥厚20~30 厘米。
( 2 )清池消毒与肥水 放养前将池水排至10 厘米深,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 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7 天后,加人新水至30 厘米。消毒后,在池角堆猪、鸡等粪肥0 . 2 千克/米“。5 ~ 7 天后可放苗种。
( 3 )鱼种放养 泥鳅鱼种放养有春放和秋放两种。春放泥鳅隔年鱼种(体长5 ~ 7 厘米、体重6 ~ 7 克), 4 月份放养,翌年3 ? 4 月份收成;秋放于9 月份放养泥鳅鱼种(体长3 厘米、体重1 ~ 2 克),翌年7 ~ 8 月份收获。每667 平方米泥鳅密度为2 万~3 万尾或0.1~0 . 2 千克。如有微流水,其密度相应增加。
( 4 )饲养管理 泥鳅天然种苗需驯养,改夜间摄食为白天吃食.改分散为定点摄食,改食天然饵料为人工配合饲料。泥鳅饲料组成与水温相关。在水温低于20 ℃ 时,喜食植物性饲料占60 % ~ 70 %的配合料;水温20 ℃ ~23 ℃ 时,喜食动、植物性饲料各占一半的配合料;水温23 ℃ ~28 ℃ 时则喜食动物性饵料占60%~70 %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 %~10 % ,不超过15 %。投饲后1~2 小时吃完为好。日投2 次,即上、下午各1 次。按“四定”法投饲。
( 5 )日常管理 水质要肥、活、爽,水黄绿色,透明度20 ~ 25 厘米,pH 值约为7 . 5 ,溶氧2 毫克/升以上。每周换1 ~ 2 次水,闷热时开机增氧或及时注水。做好巡池与防逃工作。经常清洗饲料台,清出死鱼和水面漂浮物。
( 6 )网箱养殖 网目0.5 厘米,规格3 米*3 米聚乙烯网片,制成底面积50 平方米箱,设于湖、河或池内。箱底着泥15 厘米以上。放鱼种密度2000尾/米2 ,水肥可多放。
( 7 )投词 类似池塘养殖泥鳅投饲法。因网箱内无法施肥,可设灯若干个,用来诱集浮游动物和虫子作为泥鳅饵料。勤洗网衣和检查网衣,注意防逃。
上一篇: 敌百虫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