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初春猪病如何科学防治 兽医兽药

初春猪病如何科学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仔猪黄痢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病毒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所以又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主要症状是拉稀粪,粪便呈黄色或黄褐色,腥臭味很浓。体温稍高,吃乳减少或停止,少有呕吐,逐渐消瘦。

防治方法:天气变化较快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温及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

二、仔猪白痢病

仔猪白痢病也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症状是排出白色或灰白色粥状稀粪,腥臭味很浓。体温不高,吃乳减少或停止,逐渐消瘦。

防治方法: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改进猪舍的环境卫生;预防性给药。

三、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防治方法: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粪。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

四、猪流感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初冬及冬末春初季节。常因气候冷热不均、温差大、猪机体抵抗能力减弱、病原微生物趁机侵入而发病。

防治方法:猪群发病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场圈舍简陋,饲养管理水平低,导致猪群发生流行性感冒。本病无特殊治疗药物,只有采取对症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避免继发感染。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对患病猪要早发现,以防细菌感染,且要按疗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