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下害虫。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成虫体翅暗褐色。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为害习性不同。1、2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3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4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可大大减少第一代幼虫的数量。方法是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并及时移出田外作饲料或沤肥,勿乱放乱扔。铲除杂草将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药剂防治仍是目前消灭地老虎的重要措施。播种时可用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升拌种子350~500千克。对4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升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上搅拌均匀即成。每公顷用毒饵60~75千克,于傍晚撒施。
1、小地老虎前后为害约一个月,危害时间长,造成的损失也大,要引起重视,及早做好防治。
2、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时间在播种期,播种时,可精耕细作铲除杂草、翻犁,同时可用辛硫磷拌种和毒土法防治。
3、药剂防治低龄幼虫,可用溴氰菊脂,辛硫磷等农药兑水藻根和兑水喷雾防治。
4、对造成缺塘,断苗严重的要及时补苗,可间苗补缺,严重的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对补种的部分苗要重点加强水肥管理,使其尽快赶上原先播种的苗,这样才能确保增产。
5、人工捕捉,可在每日早晨检查幼苗,若发现新咬断或心叶萎蔫状植株,可就近挖土捕捉,连续3—5天,效果也很好。
当田间发现被害株时,可在傍晚,用2.5%溴氰菊脂(敌杀死)或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喷雾,第二天早晨可见幼虫死到地在面;也可用90%敌百虫500克加少许热水化开,加水5千克均匀喷到5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饼糁上,充分拌匀,傍晚顺垅撒到玉米根际,每亩撒5千克左右,防虫效果也很好。
上一篇: 大豆疫病发生原因?
下一篇: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奶牛品种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