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放养的注意事项: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一3335m2为宜。二、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整理 ;(2)清塘消毒;(3)进水和施肥 注入新水时要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入池;(4)种植水草 龙虾食性杂,尽管偏动物性,但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水草来充饥。三、幼虾放养,(1),放养的虾苗苗种质量要求 ;;(2)投放方法和注意事项;四、饲料投喂 ,(1)按照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搞好饵料组合 稚虾和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投饵。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则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2)按照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 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1次为主,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饵料的投喂又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 (3)按照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饵。五、水质管理 ,(1)调控好水质 保持池塘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2)调整好水位 池塘养殖龙虾水位不要太深,通常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高温季节和龙虾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六、日常管理,(1)坚持巡塘检查;(2)注意水质变化 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等。(3)搞好防逃;(4)加强蜕壳虾的管理 ;(5)严防龙虾打洞 龙虾有打洞的习性,打洞是为了建立安全可靠的栖息、蜕壳、隐蔽场所,保护好自己。
答:淡水龙虾又称小龙虾。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餐桌上宠物,身价倍增,据预测未来5年内小龙虾市场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各地小龙虾养殖迅速展开。笔者经过几年生产实践,认为小龙虾放养应注意如下事项:
塘口选择 养殖小龙虾的塘口,面积要适中,一般在20亩~50亩。塘埂坡比要大,在1∶2.5~1∶3,便于小龙虾穴居、繁殖,同时可减少小龙虾的逃跑。池塘内天然饵料生物、水草丰富。
彻底清塘 小龙虾放养前10天,抽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每亩施有机肥100千克~200千克,培育饵料生物。
生态培植 沿池四周浅水处种植水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40%~60%,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等,既可供小龙虾摄食,又是小龙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此外,池底也可用水草扎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千克~10千克,沉于水底,每亩放15堆~20堆。草堆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于水面。
种虾选择 因目前小龙虾人工繁殖没有完全掌握,小龙虾苗种是以自然繁殖为主,因此种虾的选择尤为重要。挑选、放养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10月中旬,可从养殖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要求雌雄亲虾来自不同的水域,以减少近亲交配。亲虾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下,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鉴别:⑴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化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⑵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的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⑶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亲虾放养 放养的亲虾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规格均匀,并一次放足,避免分批放养,可减少互相残杀。放养亲虾时要做到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长途运输的亲虾,放养时先将亲虾放水中浸泡3分钟~5分钟,再放池边2分钟~3分钟,反复2次~3次,让亲虾吸足水份后,再缓慢将亲虾放入池中,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亲虾雌雄比例通常为2~3∶1.小龙虾秋冬季能交配产卵,交配季节一般在9月~12月。次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就会有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应加强管理,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水温达到18℃以上时加强投喂。当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可用地笼捕捞已繁殖过的亲虾。
放养密度 主养小龙虾池塘,每亩放养种虾30千克~40千克,规格30克/只以上,亲虾放养后及时投喂人工饲料,次年4月开始用地笼、虾笼捕捞,捕大留小,年亩产200千克~300千克。以后每年只是收获,无需放种。需要注意的是,捕捞不可过度,如捕捞过度,来年的产量必然会大大降低,此时就需要补充放种。混养池塘每亩放养种虾10千克~20千克,规格25克/只左右,不投喂饲料,以池塘天然饵料、渔池残饵为主,次年4月开始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亩产一般在50千克~100千克。
上一篇: 西葫芦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樱桃保鲜有什么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