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温室西葫芦早春茬栽培技术 西葫芦

温室西葫芦早春茬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早春茬西葫芦一般苗龄30d左右,定植后约30d开始采收,从播种到采收历时60d左右。早春茬西葫芦一般要求在4月前后开始采收,以便到“五一”节前后进入产量的高峰期。由此推算,正常的播种期应该在1月中下旬。
定植前整地做垄。西葫芦根系发达,喜欢肥沃土壤,冬前深翻,早春施肥整地,每0.067hm2施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40~50kg、尿素30~40kg。采用地膜撒施和开沟集中施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沟施应结合该茬的种植形式进行,撒施以后应深翻40cm,打碎土块,使土壤和粪肥充分混匀,整平地面。按照80cm的大行距和55~60cm的小行距开约10cm深的定植沟。在开沟后施肥、浇水,然后再起垄。垄高大约为25cm,沟底宽约30cm,在80cm的大行间起一条可供人行走的垄。把两个相距55~60cm的垄间用地膜覆盖,地膜分别搭在两垄外侧的10cm处。
整地时每0.067hm2施有机肥4m3、过磷酸钙80kg、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30kg。定植时浇足水,缓苗期间一般不浇水。定植后到根瓜坐住前正是促根控秧时期,一般不浇水;当第一个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开始浇水,每0.067hm2随水施尿素20kg,浇水量为垄高的1/3,因这时外界气温很低,室内放风量小,浇水不宜过勤。浇水后及时密封垄头边的薄膜,以降低室内的湿度。一般每15d浇1次水。进入结果盛期,外界温度已升高,放风量逐步加大,植株和瓜条的生长变快,所以浇水次数变勤,一般每7d浇1次,浇水量为垄高的2/3,每隔浇1次水施1次肥,每次的施用量为尿素20~30kg/0.067hm2。此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可喷质量分数为0.1%的尿素液,也可喷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正常生长的植株其节间长度不应超过3cm,否则被认为肥水过大,应予控制。
西葫芦前期雄花很少,温室西葫芦栽培前期一般没有昆虫传粉,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受粉或激素处理,否则西葫芦难坐住瓜、难膨大,出现前端尖顶化瓜的现象。对于坐果性非常好的早熟西葫芦品种,春季栽培时需要进行疏花疏果。因早春温度偏低,营养生长相对较弱,如留瓜多,就可能坠秧,导致植株不能充分发育,使所有瓜都不能长大;如果在秋季种植,则不需要疏花疏果。西葫芦在棚内生长前期容易出现细菌性病害,宜用农用链霉素与代森锰锌混合液进行防治;中后期应注意防治白粉病。白粉病对硫特别敏感,可选用质量分数为40%的多硫胶悬剂8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胶悬剂5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20%的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喷二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