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甘蓝 > 甘蓝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甘蓝

甘蓝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 虫害防治:结球甘蓝的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蚜虫、菜青虫、夜蛾科害虫、小地老虎等。其中小菜蛾、蚜虫、菜青虫全年发生危害甘蓝。这些害虫的特点是:繁殖率高、世代短、抗药性极强。
  1. 物理防治
  1.1 设置性诱剂(化学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小菜蛾
  此方法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粘胶型和水盆型诱捕器是最经济实惠的诱捕器。待苗移栽大田一周后把诱芯以“S”型嵌入诱芯架的凹槽内或挂在离水面1 0cm—20cm左右,每4—6周需更换一次诱芯。若使用水盆型诱捕器时,要及时加水,以维持一定的水面高度。
  1.2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
  用10cm—20cm的黄板,按照30—40块/亩的密度挂在田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一般7—10天重涂一次机油。
  1.3 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灯下配以收虫网。此方法对天敌的杀伤力小,且成本低、投资小,使用简单安全,操作方便,利于生态平衡。
  2.药剂防治
  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于个别虫口密度过大的田块,选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个别田块如有小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
  (二) 病害防治:甘蓝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黑腐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等。
  1. 黑斑病为真菌病害,主为害叶片、叶柄等部位。病斑较大,圆形或纵条状(在茎和叶柄上),褐色,有或无明显轮纹。潮湿时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是夏季结球甘蓝较为严重的多发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2. 黑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多发生于叶片的叶缘部位。病斑黄褐色呈V字型,边缘淡黄色。严重时,叶缘多处受害,以至全株枯死。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在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交替连防2—3次。
  3. 霜霉病是结球甘蓝全年均发生的病害,可用80%代森锌6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发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500—8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4. 菌核病主要发生在结球甘蓝的育苗期,在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5. 软腐病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0天,连防2—3次。

病虫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各种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比具有经济、有效、安全、污染小和产生抗药性慢等优点。成功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是目前发展无公害生产的先进措施,特别适合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