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五倍子 > 五倍子是什么样的动物? 五倍子

五倍子是什么样的动物?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五倍子也称木附子、百仓虫、文蛤等。

  五倍子是蚜虫中的角倍蚜和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肤杨或红肤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虫瘿内有这两种蚜虫的若虫。虫瘿也叫角倍或蛋倍,此倍含可溶性单宁60%~65%,是一种中药材,加工提炼物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

  五倍子生产,必须创造有倍蚜、倍树、冬寄主(第二寄主)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早春,倍树盐肤木树萌发幼芽时,在越冬寄主(是一种藓类)的蚜虫羽化为有翅成虫(即春季迁移蚜)迁飞到盐肤木树上便在叶芽上产生无翅蚜虫,并侵入树的幼嫩组织,逐步形成虫瘦。蚜虫在虫瘿内,一面吸取营养,一面繁殖,产生许许多多若虫。到了9~10月,若蚜又逐渐形成有翅的成虫(称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回到冬季寄主上。

  两种蚜虫虫瘿形状不同,采集时间也不同,角倍蚜的虫瘦形如菱角状,故称为“角倍”,多于9~10月间采收。角倍一般着生在倍树复叶总轴翅叶背面。最大倍达117×65毫米,每500克成熟鲜倍平均45~50个,商品干倍80~100个。倍蛋蚜的虫瘿蛋形,称为“肚倍”,多于5~6月间采收。如收采过时,则虫瘿裂开,就要影响质量。

  采集的新鲜倍子必须经过及时预处理,以杀死倍蚜,防止倍子(虫瘿)破裂,并破坏倍壳中固有的多酚氧化酶和鞣酸酶,阻止单宁氧化,色泽加深和水解,保证商品倍质量。预处理方法是:一是用蒸气蒸,二是用沸水淋烫或浸烫。两者处理时间只需一分钟左右,处理倍子表面略微变色即可。处理时间过长,损失单宁越多。处理后的倍子随即晒干或烘干(50℃)、晾干,使倍子内水分含量不超过15%,便可出售。

  五倍子中提炼出的单宁酸及再加工产品倍酸、焦倍酸等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在传统医药上用作收敛剂,治疗肿毒、烫伤、疥癣、痔疮及老人慢性支气管炎。现代医药用于制造抗菌素增效剂、复方新诺明等。轻化工业用于纺织印染的媒染剂、染料及固色剂,高级皮革鞣制、染色,蓝黑墨水制造,照相显影药品,化学试剂等。冶金工业用于提炼锗、铀、钚、钛等稀贵金属的沉淀剂和分析剂。电子工业用于彩电显像管和半导体的制造。石油工业用于超深井石油钻探用的泥浆稀释及石油脱硫。国防工业以其与铝盐配制火箭和飞机燃料的热量稳定剂和稳爆剂。船泊工业用作防腐油漆的涂料。此外,在食品工业及其他工业上用途也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