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几种常见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1)百合花叶病。此病又叫百合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2)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4)叶枯经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百合花的几种常见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1)百合花叶病。此病又叫百合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2)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4)叶枯经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一、软腐病 危害鳞茎,使鳞茎腐烂,并散发出恶臭气味,在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严重,蔓延迅速。防治:在种植前,要选择无损伤的鳞茎,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进行消毒。大田发病后,用农用硫酸链霉素5000倍液,或新植霉素5000倍液灌根和喷洒叶面,每次每株灌2~3公斤,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以喷湿叶面至滴水为宜。
二、立枯病 危害鳞茎和根系,使鳞茎腐烂,根系烂死,最后植株直立枯死。防治:在种植前要注意选择无病的鳞茎,并用0.1%的石灰水上清液浸泡鳞茎8~10分钟进行消毒。在大田管理过程中,要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般每月根部施1次磷酸二氢钾或高效生物磷钾肥,每株施25~30克,施时对清水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2~3公斤后淋施。大田发病后,用敌克松6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进行灌根,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每次每株灌药液2~3公斤。
三、叶斑病 危害叶片,在叶面上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使叶片失绿、黄化并枯萎、死亡、脱落。防治:当叶片上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时,用敌力脱1000倍液,或晴菌唑1000倍液,或叶斑净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叶面1次,连喷2~3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叶片往下滴为宜。
四、灰霉病 危害花蕾、花朵,在花蕾和花朵上布满淡黄色灰霉状物,使花蕾皱缩、脱落,花朵腐烂、凋萎。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病。防治:当花蕾、花朵上出现淡黄色灰霉状物后,用速克灵1000倍液,或腐霉利1000倍液,或灰霉净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叶面1次,连续喷洒2~3次,注意务必喷洒到花蕾和花朵上,以开始有水珠顺着叶片或花朵往下滴为宜。
五、病毒病 危害整个植株,造成新根不发,新叶不长,越长越小,叶片短束丛状,并逐渐黄化、枯萎、死亡。在百合生长过程中,一般应每月根部淋洒或叶面喷洒1次植物病毒疫苗600倍液,或病毒净600倍液,或病毒必克600倍液,每次每株淋2~3公斤,或以喷湿叶面至滴水为宜,以削弱植株体内病毒的活性,有效地防止植株发病。
六、地上害虫 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白粉虱等危害面合叶片,刺吸汁液,传播病毒病,并使植株衰退,影响开花,应每月叶面喷洒1次蚜虱净1000倍液,或乐斯本1000倍液,或农地乐1000倍液进行防治。
七、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蟋蟀、小地老虎均为地下害虫,它们咬食地下根系,使植株倒伏、死亡。应每月根部淋洒1次乐斯本1000倍液,或敌百虫800倍液,或草木灰浸出液25~30倍液,或沤制腐熟的兔粪水10~15倍液进行防治,每次每株淋药液2~3公斤。
百合花的几种常见病害有:
(1)百合花叶病。此病又叫百合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2)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4)叶枯经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一、在生长中后期球茎及茎生根处易感染根腐病,呈明亮暗褐色烂斑
在植株茎基易发生基腐病,使叶下垂变黄;在叶上还会感染叶斑病,使植株停止生长。鳞茎及鳞片腐烂病,在地下茎呈褐色至黑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内部,使鳞茎腐烂。还有一种立枯病,病株幼叶出现黄绿或白色斑点,严重叶变为褐色,叶片出现卷曲。
防治:立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它病害均由真菌引起,可用50%多菌灵,每亩1千克进行灌根,或与50%的代森铵100倍液混合使用。注意发病初期应立即拔除病株,并立即防治。
二、百合无症病毒,又称百合病毒或“百合曲条病毒”
(1)症状:一般情况无症状,或叶上产生轻度斑晕,皱曲条纹。容易形成复合感染,为与CMV复合感染时产生坏死斑点,与郁金香碎色病毒复方感染时产生褐色坏斑或条斑。
(2)分布:我国江南、江北各地均有发生,尤以厦门为严重。
(3)病原:病毒质粒为线条状,长而稍带弯曲,长度为650nm,直径为18nm。汁液传播和蚜虫传播。麝香百合作为诊断寄主。市场上出售的百合鳞茎中普遍带毒。
(4)防治:选择无病毒鳞茎作为种源。加强防治蚜虫工作。百合无症病毒也能为害郁金香,因此这两种花卉不能混种、套种或连作。
百合的种子寿命极短,贮存半年后就会失去发芽力,且播种实生苗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都采用扦插繁殖,吧老鳞茎的鳞片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茎部应带有一小部分茎基盘,埋入纯净的细沙或泥浆中,让鳞片的上半部分露出土面,放在室内或荫棚内养护,3个月到4个月后可长出1枚至2枚小鳞茎,将它们分掰下来栽入苗床继续培养,春季上盆,栽培3年以后就能开花。
百合种球采挖后,为实现周年开花,必须进行低温处理和贮藏。先在15摄氏度下,保持4天到5天,然后将温度降至9摄氏度,保持3周,再降低至0摄氏度到5摄氏度保持8周,即完成低温春化处理阶段,可进入-2摄氏度的长期贮藏。但在贮藏之前须进行分级清洗、消毒、包装等。采挖后把大小种球分开。对已经发芽或长新根的小种球,可立即栽培;对已长新根的大种球进行低温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