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热害后可以有哪些补救措施? 水稻

水稻热害后可以有哪些补救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加强受灾田块的后期管理。普遍受害但未绝收的田块,要切实加强后期和田间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可显著地减少秕粒、增加粒,而获得较好的收成。一是坚持浅水湿润灌溉,防止秋旱使灾害进一步加剧。二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纹枯病的药剂防治。三是适期收割,精收细打。因受灾田块籽粒的成熟度差异大,要根据田间大多数稻粒的成熟度适期收割,稻草可作为大牲畜的优质饲料。

2、绝收田块营养再生稻。对通过田间调整,结实率在10%以下绝收田块,也不要轻易废弃,可通过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再生芽萌发,继而抽穗灌浆结实,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成。营养再生稻采取保留和割去空壳穗头的办法都可以对江淮南部和沿江、江南地区,有劳力条件农民又愿意的,可采取割法穗头的办法,将更有利于促进再生芽快发。采用营养再生粉的绝收田块,必须是早熟品种,江淮南部及沿江江南地区割穗头后蓄养的将时限控制在8月20日前进行。在再生稻的田间管理上除了浅水——湿润灌溉和稻虫防治外。在再生稻抽穗后采用根外 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3%的过磷酸钙液。对于9月10——15口后仍未齐穗的再生稻亦可采取喷施20mg/kg浓度的“920”促早齐穗,灌溉水稻根防低温。

3、对轻灾的田块追施粒肥。对孕穗期受高热影响,8月中旬抽穗扬花的中熟品种,结实率一般可能要略低常年,这部分田块占一季中稻的大头,虽受在较轻但也要加强后期管理。其措施除了上述不浆管理、病虫害防治外,还要普遍补追一次粒肥。一般于破口期前后亩追施尿素2-3公斤,也可采取根外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加产量。

~(一)加强后期田管,减少受灾损失。对普遍受灾但未绝收的田块要切实加强后期田间管理。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可显著地减少空秕粒、增加粒重而获得较好收成。

1、坚持浅水湿润灌溉,对受灾较重的田块实行活水套灌(即长流水浅灌,降温效果更加明显),以防止夹秋旱使灾害进一步加剧,因为高温热害常与干旱交织在一起。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以收获前7~10天断水为宜,不仅能提高产量也可保证米质。

2、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的药剂防治。

3、对孕穗期受热害的轻灾田块,还应在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可亩施尿素2~3公斤,也可根外喷施磷钾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4、适期收割,精打细收。

(二)蓄留再生稻,挽回产量损失。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受灾程度,因地制宜蓄养再生稻是一项有效的灾后补救措施。应掌握是。通过田间调查,结实率在10%以下,预计产量不足100公斤的绝收田块,可采取蓄留再生稻的办法进行补救。对蓄留再生稻的受灾田块,可在灾后割去前茬空秕的穗头,及时追施促芽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通过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再生芽萌发,继而抽穗灌浆结实,一般每亩也能获得200~250公斤的产量,相当于挽回50%以上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