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大白菜主要病害措施? 白菜

大白菜主要病害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腐病、干烧心病、菌核病等。其症状和防治措施如下:

  一、 软腐病:

  1.症状:表现为植株外叶片基部或短缩茎发生水浸状软腐。随病情加重,外叶萎蔫,往往溢出白色脓菌,有恶臭气味,失水后干缩。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2.防治方法:出现病株及时拔除。还应及时喷农用链霉素,每周1次,连喷2—3次。适期晚播。采收和搬运要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二、黑腐病

  1.症状:多发生于老叶、叶柄和根基部。子叶脉先端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叶脉坏死变黑。潮湿时,病部组织腐烂。病原物易从伤口侵入。

  2.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及杂种一代。播种前用农抗75—1拌种。发病期间,用农抗75—1的500倍液或0.2%波尔多液喷施,杀死病菌。减少一切机械损伤。

  三、 干烧心病

  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球内部,使内部叶片局部黄化,叶肉呈干纸状,叶组织呈浸水状。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良种,适当多浇水。连续数次喷洒0.5%氯化钙,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菌核病

  1.症状:进入结球期后易发生,菜帮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浸状凹陷病斑,后来变为褐色,引起烂帮、烂心。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鼠粪状的菌核。

  2.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发病初期可喷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这三种病害又简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这些病害发生后,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  

一、霜霉病  

症状:从苗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白菜叶片,子叶最易得病,变黄后干枯。最初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初期病叶正面形成淡绿色的斑点,扩大后变成不规则黄斑,潮湿时,叶背长出白色的霉状物,许多病斑融合后叶片变黄干枯。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秋季降雨多,相对湿度高于70%,有利于霜霉病发生;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田间排水不良则发生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三是推广高畦直播栽培方式,及时中耕培土,雨后及时排水,防治田间积水。四是平衡施肥,追施多元素复合肥,避免偏施氮肥。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湿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剂5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选用两种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最后一次施药应在采收前15前天进行。  

2、病毒病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为白菜花叶病。各个生育期都分发病,但莲座期后发病较重。症状分两种类型,一是花叶皱缩型,一种为枯斑坏死型。前者心叶出现明脉,叶片出现花斑,心叶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不结球或结球小。枯斑坏死型在叶背的主脉上出现褐色稍凹陷的坏死条斑,开始只有1-2片叶片发病,在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半个植株,后期叶片枯死。  

该病发生与气候、管理等因素有关,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根系生长发育受抑,抗病力下降,加之高温干旱有利蚜虫发生,传播病毒几率高,病毒病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适期播种,播种时避过高温;三是药剂防治:白菜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因此防治蚜虫至关重要,可用50%灭蚜松可湿剂2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剂2000-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白菜染病后,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剂500倍液,每周一次,连防2-3次。  

3、软腐病  

从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萎焉型:白菜在晴天中午萎焉,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整株死亡;二是软腐型:受害的白菜叶柄或叶球呈粘滑性软腐,并散发出臭味。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茬口、播种期等有关,如降雨多、地表积水有利于发病,另外播种过早、连作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避免连作,防止地面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带出田间销毁,防止传播。(2)化学防治:可用75%敌克松1000倍液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以及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DT乳剂500-800倍液防治,交替喷雾,每周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