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怎样应用二十四节气? 其他

怎样应用二十四节气?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要因地制宜运用二十四节气。

  由于二十四节气最初产生于黄河流域,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随着气候的变迁与农事活动的变更,人们感到好像不大相符,尤其是非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但是它对各地农业生产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地在运用时可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实际上,我国各地的农民群众,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上,都有很多自己总结的经验。一些节气各地基本上是通用的,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北半球各地都能反映白昼与夜晚平分与最长(短)或最短(长),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也基本上能反映热、最热或冷、最冷的程度,处暑也都存在炎热迅速减退的情况,这对各地都是适用的。对于一些不太适用的节气,一些地方都给予了经验性的“订正”。如霜降,在黄河流域和平均初霜日基本一致,在其它地区就不一定了,甚至与初霜时相差一月左右,这样在应用霜降节时,冬小麦的播种期在华北南部,用的是“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最当时”;安徽、江苏一带用的是“寒露豆,霜降麦”;湖北江汉平原则是“霜降种麦莫要问得”;浙江一带用的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了。小麦的收获期,华北一带是“麦到芒种谷(黍)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华中是“大麦立夏收,谷到处暑黄”;江苏、浙江是“麦到小满日夜黄,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陕西关中地区则是“芒种不收草里眠”。上海一带对水稻播种、移栽、收获应用二十四节有农谚“立夏播种,芒种插秧”;“白露白迷迷,秋分稻季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湖北省黄岗地区对晚稻有“寒露不出头,割了喂老牛”;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单季晚稻的“三黄三黑”经验,就是按照“小暑发棵,大暑长粗,立秋长穗”进行水肥管理的。

  应用二十四节气还可以预报天气或做短时气候预测,如预报降水多少的有“立春落雨至清明”,其意是若立春下雨,预兆到清明这段期间雨水较多;“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指阴历4月芒种若下雨,则阴历5月晴天较少,而阴历6月干旱少雨,酷热异常;“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若小暑前后数天吹东风,预兆将有台风(暴雨)来袭,大暑前后早晚天空泛红霞,将有台风(暴雨);“小暑一声雷,倒转成黄梅”若小暑下雷阵雨,预兆可能出现“二度梅”的降雨天气,“小暑南洋,踏断车梁,大暑南洋,干死禾秧”,指小暑、大暑时节,白天刮4级以上偏南风,俗称“南洋风”,天气晴旱高温,水车抽水不停,禾秧缺水受旱也会干死。又如预报冷热的有“惊蛰不动虫,冷在5月中”,指若惊蛰天气较冷,初雷迟,地下虫子不钻出来,5月还有低温天气;“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立秋并不意味着进入秋天,还有一段炎热的天气。其它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涉及天文、气象、物候、农学,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理解它、应用它,并在应用中加以挖掘、充实、提高。

应用二十四季节干什么,你是否想表达怎样应用二十四季节从事农业生产是吗?如是:可以依据二十四季节中的谚语来指导生产:如:

1、播种:二月清明不提前,二月清明不退后。2、处署荞麦,白露菜 。3春雨贵如油就是指导人们加强春季的塘坝蓄水。4、秋风不出头,割草喂老牛。5、大田翻耕就有一说:冬至前是金;冬至后是银,立春后是铁。6、预示雨水多少的:立夏不下,无水洗耙,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