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轮作:在上年发病严重的油菜田,要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2、开沟排湿:大春作物收割后,及时开沟排湿,降低田间湿度;
3、调节土壤酸碱度:对偏酸性严重的土壤,在翻耕细整时撒施石灰粉10--50公斤/亩,适当调酸;
4、处理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将病残体带出田外烧毁,并用药剂或生石灰水灌窝处理;特别是在油菜收割后,应彻底处理病残体,切勿随意丢弃病株和沤肥,造成病菌循环传播;
5、育苗移栽:病区提倡利用无病地作苗床,实行育苗移栽,培育无病壮苗,油菜真叶展开期可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淋或泼浇整个苗床。移栽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或淋浇后带药移栽,移栽时可浇2%的石灰水为定根水,15天后再用百菌清500倍液灌根1次,移栽后30天内,应勤查早除,拔除病株进行烧毁,并及时补上健苗。
1、预防。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要先从栽培管理入手,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油菜田的病菌数量,营造有利于油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生长的环境。
方法:不从病区调用油菜种子;与其他非十字花科作物,最好是与水稻轮作,重病田进行4~5年的轮作,可以有效减轻病害;建好油菜田排水设施,深沟窄畦,清沟防渍,降低土壤湿度;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块或酸性土壤上种油菜;可使用粉煤灰复合肥,改良土壤。选择无此病的田块育苗,以防病菌传播。油菜收获后应将病残株烧毁或堆肥。注意:堆肥一定要经过腐熟后才能在油菜田使用。采取以上措施,可降低很多发病机会,但并非就不再发病。
2、治理。当田间出现少量的根肿病植株后,需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里面撒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如果病株较多,还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或者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400~500毫升,也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油菜根肿病多半是土壤酸化造成的,因此,防治土壤酸化是有效的办法,一是多施有机肥,二是发现后,可施适量的石灰于窝内,适量浇水。
(1)对根肿病有效的化学药剂:?xml:namespace>
根据药剂对根肿病的有效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筛选,筛选出了氟啶胺(福帅得)、氰霜唑(科佳)、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安全有效的药剂。
(2)福帅得、科佳防治根肿病的方法:
①用10%科佳悬浮剂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10%科佳悬浮剂2000~3000倍液浸种10分钟。
②使用10%科佳悬浮剂进行育苗苗床土壤消毒处理:
对苗床精细整地,然后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播种,用10%科佳1500~2000倍药液进行充分淋土(淋土深度15厘米以上),等油菜苗长到4叶期后进行移栽。此方法基本能够达到控制苗床上的油菜苗不受根肿病危害的目的。
③使用50%福帅得悬浮剂进行大田土壤处理:
先对大田进行翻耕整地(深度15~20厘米),把土粒整碎,每亩用50%福帅得悬浮剂300毫升左右对土壤表面进行喷雾(或对种植穴内的土壤进行喷雾),待土壤风干后用旋耕机对土壤上下混匀(深度15厘米左右),使药剂在上下15厘米的土壤中均匀分布,使土壤中的根肿病病菌与药剂接触,同时让药剂与长出的植株根系接触,混土越均匀土粒越细防治效果越好,然后用经过科佳悬浮剂处理过的油菜苗进行移栽定植,此方法基本能够控制移栽大田中的油菜苗在生育期内不会受到根肿病的危害。
④使用10%科佳悬浮剂进行大田浇土灌根处理:
对大田进行翻耕整地(深度15厘米左右),把土粒整碎,用经过科佳悬浮剂处理过的油菜苗进行移栽定植,然后用科佳悬浮剂1500~2000倍液在移栽苗周围(直径15~20厘米内)浇土(要浇透,淋水深度达到15厘米),要求每株苗达到250毫升的药液量,此方法也能在油菜苗移栽后的生育期内进行,基本能够达到控制根肿病危害的目的。
⑤在生育期中用10%科佳悬浮剂进行灌根处理:
对未经过苗床科佳处理,也未经过大田福帅得处理,已经移栽的大田油菜苗,在定植活棵后,立即用科佳悬浮剂进行灌根处理,用科佳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油菜苗灌根,并在移栽苗周围(直径15~20厘米内)浇土(要浇透,淋水深度达到15厘米),要求每株苗达到250毫升的药液量,对发病初期的油菜苗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补救,可起到减轻病害的作用。
注意事项:福帅得对根肿病菌非常敏感,在土壤中药效稳定,但在较高浓度下对幼苗根系生长有影响,因此不宜作灌根等集中式施药,也不宜在苗期使用,适宜在移栽大田采取对土壤喷雾后进行混土的处理办法。科佳对根肿病菌也非常敏感,对作物及根系非常安全,但在土壤中降解速度较快,因此适宜作灌根、淋(浇)土等集中式施药,推荐用于苗床防治油菜苗的根肿病。
1、实行轮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避免在低洼积水或稻麦田改油菜田或酸性土壤上种油菜。
2、选用抗病品种。尽量压缩或减少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即使非要种植也要选用抗病品种。
3、选用无病苗床。严格选择排灌方便、至少有8年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园地作苗床,提倡用营养钵育苗。施用甲醛对床土进行消毒。移栽前用石灰水(每桶水加100-150克石灰粉溶解)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浸根或用作定根水。当菜地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出烧毁,补栽壮苗,再用石灰水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全田进行灌根,15天左右一次,连续2次。拔除的病苗必须带出田间烧毁或用石灰、甲醛消毒后做成腐熟堆肥。
4、加强栽培与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开沟排湿,勤中耕、勤除草,减少氮肥施用,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油菜收割后,应彻底处理病残体,切勿随意丢弃病株和沤肥,造成病菌循环传播。田间避免大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发病田可施用石灰改变酸碱度,使土壤呈微碱性,以减轻发病。一般每亩施石灰100-150千克。
5、药剂防治。育苗移栽:油菜真叶展开期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淋或泼浇整个苗床。移栽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每株400-500毫升,也可淋浇后带药移栽,移栽时可浇2%的石灰水为定根水,15天后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一次。移栽后30天内,应勤查早除,拔除病株进行烧毁,并及时补上健苗。直播田播种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间隔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油菜根肿病发生在根部,病菌一般从根毛或者幼根处侵入,在主根或者侧根上形成肿瘤。俗称“大脑壳病”。初期表面光滑、白色,以后颜色变褐,粗糙、龟裂。容易被其他病菌浸染而腐烂发臭,主根上部或者茎基部因下部腐朽,可长出一些新根。苗期危害严重时,可使小苗枯死。成株期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叶色变淡,植株矮小,外叶中午萎焉,早晚尚能恢复。发病重者几天后萎焉不能恢复,最后全株枯死。发病轻者,在肥水充足时,能成株结实。但植株纤细,分支减少,产量锐减。
“油菜根肿病的发病原因有五个方面,土壤、气候、品种、施肥和播种方式。”王双说,油菜根肿病属于土传病害。一旦发生,普通防治和药剂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据介绍,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建议发病重的乡镇选择相对抗病的品种,如杏油2号,德油5号,配搭本地品种。实行轮作。由于休眠豹子的抗逆性强,因此发病严重的油菜田,实行4到5年的轮作。在规定轮作的年限内不要种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发病轻的田块可以轮作一年小麦,减轻发生。
育苗移栽。选用3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科作物田块或者略碱性土壤作为苗床,苗床地用50%敌克松400倍或福尔马林50倍液,也可以用50%多菌灵300倍液进行消毒。种子处理。通过风、筛、晒,消除病虫以及劣质种子,用适乐时1:500倍拌种后进行播种。
加强肥水管理。苗床以含钾复合肥和硼肥作底肥,少施氮肥和过磷酸钙,并加强开沟排湿,培育壮苗。5叶期后移栽,移栽时清除已感染的病株。
苗期化学防治。油菜真叶展开期是防治关键时期。可以用70%百菌清600到800倍或者70%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淋或者泼浇整个苗床。移栽时可以用2%的石灰水作为定根水。
“油菜根肿病的发病原因有五个方面,土壤、气候、品种、施肥和播种方式。”王双说,油菜根肿病属于土传病害。一旦发生,普通防治和药剂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据介绍,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建议发病重的乡镇选择相对抗病的品种,如杏油2号,德油5号,配搭本地品种。实行轮作。由于休眠豹子的抗逆性强,因此发病严重的油菜田,实行4到5年的轮作。在规定轮作的年限内不要种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发病轻的田块可以轮作一年小麦,减轻发生。
育苗移栽。选用3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科作物田块或者略碱性土壤作为苗床,苗床地用50%敌克松400倍或福尔马林50倍液,也可以用50%多菌灵300倍液进行消毒。种子处理。通过风、筛、晒,消除病虫以及劣质种子,用适乐时1:500倍拌种后进行播种。
加强肥水管理。苗床以含钾复合肥和硼肥作底肥,少施氮肥和过磷酸钙,并加强开沟排湿,培育壮苗。5叶期后移栽,移栽时清除已感染的病株。
苗期化学防治。油菜真叶展开期是防治关键时期。可以用70%百菌清600到800倍或者70%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淋或者泼浇整个苗床。移栽时可以用2%的石灰水作为定根水。
上一篇: 甜瓜常见的病害有几种?
下一篇: 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