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有毒食品为何屡禁不止? 其他

有毒食品为何屡禁不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原因一:生产企业道德的缺失。在食品(奶品)领域,一些企业的所作所为,无数次用铁的事实印证着道德的血液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中,早已缺失不再,甚至找不到这些所谓企业家的一丁点人性,尽管是一些人口中的“少数”,但正是“少数”,影响却是那样深远且恶劣。近期多国和地区针对中国出台奶粉限购,原因就是国人对国内奶业安全的质疑和失望。尽管有“内地的奶粉99%符合质量标准”的官方回应,但“美素丽儿”却用事实再一次强力印证了奶粉行业缺德的事实仍在继续,不安全的问题仍在延续。生产企业的缺德,无疑是给自己做绝育手术!!

原因二:终端销售商良知的缺失。不可否认,食品(奶品)安全问题到如此严峻的地步,除生产企业的道德缺失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终端销售商良知缺失、惟利是图造成的,有的终端销售商明知一些食品是不合格的、以次充好,甚至是假货,但为了一已之私利,对这些食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纣为虐,最终让不合格的、假的“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餐桌,让活命的食品变成了要命的毒品。我们真诚呼吁:食品终端销售商们,停下你为利飞奔的脚步吧,等一等你的灵魂、道德和良知,在不良利益面前,我们要记住“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乃验其命贵贱”。

原因三:监管部门责任的缺失。“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一语中的评论。周局长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如果说危害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是道德和良知缺失的生产和销售商的话,那么失职渎职的监管部门则是他们的铁杆帮凶,甚至可以说监管责任的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比黑心厂商和销售商有过之而无不及。七八个职能部门竟然管不住小小一盒奶,难道不是笑话吗!马后炮式的监管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的监管部门真的要及早放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告官不究”、“无利不起早”的办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