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磷、钾需要量最大。氮素对棉花的作用最明显,时间也最长,从幼苗开始直到开花结铃期,都需要适量的氮素供应。氮素供应适量,棉花叶色深、植株健壮、蕾铃多,产量高、品质好。如果苗期氮素供应过多,会引起棉花徒长,如果中期氮素供应不足,棉花会变黄变小、脱落多,造成后期早衰,产量低。中后期供应氮素过量,会引起棉花疯长,从而降低品质,严重影响产量。磷素在棉花生育前期能促进根系发育,壮苗早发,对早现蕾早开花有重要作用,且在后期有促进早熟、增加铃重的作用。钾素能起到改善品质、健枝壮秆和增加抵抗不良因素的作用。钾素缺乏时,植株易感病,叶片变红,提早枯死,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缺钾造成的。
据试验,每生产100公斤棉花(皮)需氮(N)13.35kg、磷(P2O5)4.65kg、钾(K2O)13.35kg。棉花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是不相同的。据研究,苗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分别占全期总量的5%、3%、3%左右,从现蕾到初花分别为11%、7%、9%,从初花期到盛花期达到高峰,分别是56%、24%、36%,从盛花到始絮分别是23%、52%、42%,吐絮后显著下降,分别为5%、14%、10%。由此可见,棉花一生中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是:吸收高峰期在花铃期,氮肥吸收高峰期在盛花期,磷钾肥吸收高峰期在盛花期至吐絮期。所以说,棉花平衡施肥对棉花增产至关重要。 根据我们多年的棉花定位试验看出,棉花对钾肥比较敏感,棉花施用氮钾或氮磷钾是改善品质,降低黄萎病发生和保持高产稳产的关键。
鉴于农民的施肥习惯,棉花施肥应“在施足氮磷肥的基础上,必须增施钾肥,补施一定量的微肥”。
1、施足基肥。棉花生育期长,需肥量大,为保证棉花产量及培肥地力的需要,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结合秋耕或春耕施入,氮肥视地力水平而定,缺锌、硼的棉田,每亩可底施硫酸锌1 -2公斤 ,硼砂0.5-1公斤。一般中等产量的棉田,有机肥用量应不少于3方,过磷酸钙50 -60公斤 ,碳酸氢铵25 -30公斤 ,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公斤。
2、追肥。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棉田提倡“花铃肥、盖顶肥”两次追肥。为避免徒长,生长正常的棉田,苗期、蕾期不再追肥。
⑴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出现高峰,需要养分最多,此期重施肥对促成桃、防早衰、多结三桃、增加铃重均起到关键作用。施肥上应视情况施肥,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的棉田可晚施肥,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有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瘠薄、长势弱的棉田,花铃肥应重施早施,追肥时间可在初花期。一般花铃肥用量应占总追肥量的60%,亩追尿素10-20公斤。
⑵盖顶肥:施盖顶肥主要是防止棉花后期因脱肥而早衰,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对地力较薄、明显有脱肥、早衰趋势的棉田,要及时补施盖顶肥,一般在7月底8月初,不宜太晚,以防棉花贪青晚熟。一般亩施尿素2.5-3.5公斤。
3、后期叶面喷肥。
由于中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为补充养分不足,对于脱肥或肥力不足的棉田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可喷1%-2%的尿素水溶液,2%-3%的磷肥水溶液,或300-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每次60-70公斤,5-7天一次,喷2-3次。
上一篇: 秧田期水稻如何管理?
下一篇: 甜瓜的常见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