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其它观赏园艺 > 三角梅大棚盆栽技术? 其它观赏园艺

三角梅大棚盆栽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科学管水 即浇水、控水、重浇水三点结合。初夏生长季节,每天浇一次水,保证枝叶生长。6至7月,根据不同品种适当控水3至4 次,控水程度为使枝梢和叶片稍萎蔫。这时每天向叶片喷水1至2次,待2至3天后浇透水。反复控水几次或隔天浇水,可促进花芽分化。当新梢出现花蕾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重水,并向叶面喷水1至2次。10 月后视土壤的干湿程度适当浇水。冬季入室后,保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二是施肥得当 三角梅开花多,花期长,养分消耗多,加上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补充肥料。春季换盆时,施足基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15克腐熟鸡粪干或饼肥,出室后追施速效氮肥。生长旺盛期,每隔7天施腐熟饼肥水,加速花芽分化。当叶腋出现花蕾时,可多施肥、施大肥,以磷钾肥为主。夏季盛花期,每3至5天施一次矾肥水,每7天喷0.3%磷酸二氢钾。8至10月更要大肥大水,以肥代水,用矾肥水或饼肥水浇施。

三是日照要长、光照要强 盆栽三角梅,只要光、温、水、肥满足,一年四季都可开花。每天日照10至12小时,光照强、通风条件好,花期可达到180至200天。其中紫色三角梅可开到春节,清明出室后,五一节又可鲜花怒放。

三角梅别名叶子花,原产巴西,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茎弯曲并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卵形、被厚绒毛,顶端圆钝。花生于新梢顶端,常3朵簇生于3枚较大的苞片内,花梗与苞片中脉合生。苞片叶状,椭圆形,鲜红色,也有白色、砖红及橙色等品种。花被管密生柔毛,雄蕊5至10枚,子房1室,花期6至1 2月。南方暖地常用作棚架、篱垣等绿化材料,也可作盆栽观赏。根据江苏花农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现将促其盆栽花期长、花色艳的三条关键措施简述如下:

一是科学管水

即浇水、控水、重浇水三点结合。初夏生长季节,每天浇一次水,保证枝叶生长。6至7月,根据不同品种适当控水3至4 次,控水程度为使枝梢和叶片稍萎蔫。这时每天向叶片喷水1至2次,待2至3天后浇透水。反复控水几次或隔天浇水,可促进花芽分化。当新梢出现花蕾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重水,并向叶面喷水1至2次。10 月后视土壤的干湿程度适当浇水。冬季入室后,保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二是施肥得当

三角梅开花多,花期长,养分消耗多,加上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补充肥料。春季换盆时,施足基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15克腐熟鸡粪干或饼肥,出室后追施速效氮肥。生长旺盛期,每隔7天施腐熟饼肥水,加速花芽分化。当叶腋出现花蕾时,可多施肥、施大肥,以磷钾肥为主。夏季盛花期,每3至5天施一次矾肥水,每7天喷0.3%磷酸二氢钾。8至10月更要大肥大水,以肥代水,用矾肥水或饼肥水浇施。

三是日照要长、光照要强

盆栽三角梅,只要光、温、水、肥满足,一年四季都可开花。每天日照10至12小时,光照强、通风条件好,花期可达到180至200天。其中紫色三角梅可开到春节,清明出室后,五一节又可鲜花怒放。
护养技术
1、浇水
科学浇水是保证三角梅正常开花的重要环节。红花三角梅处于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大,要浇透、浇湿,保持土壤湿润,要使土壤排水良好,防止积水久湿渍涝,引起根部腐烂和落叶,直接影响正常生长或延迟开花。进入花期时,浇水要及时,土壤应保持湿润,水量要适宜。如水给的多,会导致枝叶长得茂盛而不开花或少开花;花期过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因连续花期后,已使植株体内的养分消耗过多,叶片大多黄化脱落,如浇水过多,土壤过湿,会使根部腐烂。紫花三角梅需水量较少,可采取粗放管理,必须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湿透, 否则会导致营养生长过剩,不利于生殖生长,直接影响到开花质量。
2、促花
三角梅的正常盛花期在4月份和11月份,而厦门的重大盛事9·8贸洽会却在9月份,紧接着为国庆节。为了使三角梅在这段时间繁花似锦,需采取扣水促花,使之提前进入盛花期,特别是在交通要道上的紫花三角梅,如通往会展中心莲前东路分车带上的紫花三角梅,在开花前要进行间断扣水,促进花开满枝,即约在7月下旬选择健壮成年植株,根据天气阴晴、空气干湿情况进行间断扣水促花。可以连续10~12天不浇水,观察土壤,当土壤干燥发白时,枝条失水微垂、叶片枯黄时浇点水,再继续扣水,这样反复2~3次,使它的顶端生长停顿,养分集中,促进花芽分化,当枝梢顶部出现红晕时,再浇透水,每隔两周施磷酸钙一次,40~50天即可进入盛花期。也可采用激素调控,喷施CCC,使营养生长受控制,转化为生殖生长,产生花芽分化,提前开花。
3、施肥
红花三角梅较紫花三角梅喜肥,红花三角梅每年施肥4~5次,生长期和花期约两个月一次,休眠期约四个月一次,以复合肥为主,开花期时,需要养分多,因此开花前要增施磷肥2~3次,平时勿施太多的肥料,以免枝条疯长而不开花;而紫花三角梅每年只需施2~3次肥,第一次在春季温度回升生长旺盛前施肥,第二次在秋末,以复合肥为主。施肥浓度要适宜,避免浓度过大而损伤根系,引起肥害,浓度过低使所需的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植株正常开花。一般速溶性肥料控制在0.5~1克/公斤,注意不宜多施氮肥,以免影响开花。

温室栽培

  三角梅的温室栽培可分为四个阶段。

  扦插阶段

  (1)扦插。三角梅在温室中可整年扦插种植,但最好的扦插时间是在夏季。一般情况下母株可以用三年。两年生的母株浇水后,剪取健壮无病虫害的三角梅侧枝,每个母株最多可剪三个。剪枝时剪刀要斜剪,这样每个切口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扦插。每个剪下的插条长度大约10 cm左右,并保证有三片叶子,剪枝后将剪下的插条蘸生根粉扦插在72穴盘中,穴盘基质为泥炭。扦插后,为了不让插条生根时底部积水,将每个装有插条的穴盘下面垫一个空穴盘放置。

  (2)生根。穴盘放好后,上面用一层塑料膜覆盖,温度为26℃-27℃,湿度95%-100%。在塑料膜下面大约两周的生长期间仅给一次清水,并且要在晚上浇水。为了防治真菌病害,此期喷2-3次的扑海因。两周后在塑料膜下面能看到穴盘底部有一圈根系时,揭开塑料膜。为了不让环境温度变化得太快,再用无纺布覆盖一周。

  (3)壮苗。除去覆盖后,还需培养7-8周方可移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每2-3天给一次肥水,EC值0.6-0.7mS/cm,pH值5.5。每天在清晨时给营养液,温度保持24℃-25℃。

  盆栽阶段

  (1)上盆。当三角梅植株生长到大约8-12cm左右时,需将三角梅植株移于盆中栽培。移栽时将大、中、小苗分开依次种植。盆栽基质仍然为泥炭。上盆可有三种规格:一个插枝栽于9cm盆中,两个插枝栽于13cm盆中,三个插枝栽于17 cm盆中。

  (2)栽培管理。上盆后,盆的放置密度为9 cm盆36盆/m2,13 cm盆25盆/m2,17 cm盆17盆/m2。这段时期栽培要求营养液的EC值为1.8-2.2,pH值为5.5-6.0,采用顶部喷淋灌溉。给肥水的时间依照盆中基质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春夏季3-5天给一次肥水,秋冬季节每6-8天给一次肥水。因为三角梅对水分要求不多,盆土保持湿润即可,因此在给肥水时一般保持盆中基质上一半湿透。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9cm盆栽20 cm高,13 cm盆栽35 cm高,17 cm盆栽60 cm高)时,即可进入下一个栽培环节——暗处理阶段。在处理前需要将17cm盆栽三个插条做成一定的形状,以利于美观和市场销售。

  暗处理阶段

  (1)暗处理调控光照。光照是三角梅开花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三角梅花期调控可通过暗处理来实现。暗处理应在预期开花前70-85天左右进行。处理方法:白天光照11小时,其余时间进行暗处理。暗处理采用黑色的遮光薄膜来遮光,从晚上17∶00到第二天早上7∶00,保证三角梅植株有13小时的黑暗阶段,这样才能完成花芽的分化,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同的盆栽处理时间不同:9cm盆栽需10周;13 cm盆栽11周;17cm盆栽12周。

  (2)生长调节剂促进开花。在暗处理过程中,如果植株生长过快,还要对三角梅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这样可使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转化为生殖生长,产生花芽,从而有利于植株开花。具体喷施方法为:将浓度为2000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洒于植株的叶片表面,每隔10天喷施一次,一般使用2-3次即可,喷施后隔天还要喷淋清洗叶片。

  在该处理阶段要保持盆中基质的水分不干不湿。通过以上的处理,大约2-3个月之后,即可见鲜艳美丽的花朵了。

  待售阶段

  三角梅开花后,正常营养肥水管理,等到花开得较多、色彩比较艳丽、整个株形比较丰满时,将其挑至待售区域等待出售。期间温度保持在19℃-20℃,光照20000 lux左右,湿度保持在70%-75%左右。

  三角梅的栽培温度最好不低于10℃,光照5000-25000lux,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三角梅对温度、湿度、光照的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