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状:该病病因是强烈阳光直射,症状只出现在裸露果实的向阳面上,发病初期病部褪色。略微皱褶,呈灰白色或微黄色。病部果肉失水变薄,近革质、半透明、组织坏死发硬绷紧、易破裂。后期病部为病菌或腐生菌类感染,长出黑色、灰色、粉红色或杂色霉层,病果易腐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日烧病属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阳光灼烧果实表皮细胞,引起水分代谢失调所致。引起日灼的根本原因是叶片遮荫不好,植株株型不好。土壤缺水,天气过度干热,雨后暴晴,土壤粘重,低洼积水等均可引起。 植株因水分蒸腾不平衡,引起涝性干旱等因素均可透发日灼。在病毒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因疫病等引起死株较多的地块,过度稀植等,日烧病尤为严重。钙素在辣椒水分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土壤中钙质淋溶损失较大,施氮过多,引起钙质吸收障碍等生理因素,也和日烧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3、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和间作。大垄双行密植,可使植株相互遮荫,减少在阳光下的果实暴露。与玉米、高梁等高杆作物间作,利用高秆作物在遮荫条件,减轻日灼的危害,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具体做法:
①合理灌水。结果盛期以后,应小水勤灌,上午浇水,避免下午浇水。特别是粘性土壤,应防止浇水过多而造成的缺氧性干旱。
②根外施肥。着果后施用0.1%硝酸钙,每10天左右施1次。连用2~3次。
③使用遮阳网。可有黑色遮阳网,减弱强光。
上一篇: 提高火龙果授粉率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春胡萝卜丰产要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