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莴笋秋季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蔬菜

莴笋秋季栽培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选择应选用对日照反应不敏感的、且耐高温的尖叶型中、晚熟品种。

2、促进发芽莴笋种子秋播不易发芽的原因是高温对发芽的抑制作用,为次,可用低温来促进其发芽,将种子浸种后,置于阴凉环境保持15-20度和湿润条件,经3-4天,有80%左右的种子发芽即可进行播种。

3、播种育苗秋莴笋应安排在旬均温下降到21-22度时进行定植,播种期约在次温度前一个月左右比较适宜。早播易发生早期抽薹,晚播因生长不足而使产量下降。播后要注意畦面遮阴,防止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击,早晚浇水以降低地温。出苗后逐步撤除遮阴设备。秋莴笋由于出芽困难,应增加播种量,每亩苗床用种1-1.5公斤。

4、加强田间管理秋莴笋由于生长前期正处在炎热条件下,一般植株不大,应增加种植密度,并选择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和阴凉的地块种植,也可种在瓜架下或与其他蔬菜间作套种,以利遮阴。生长期间水肥不足或温度过高都会促进早期抽薹。勤施氮肥,早晚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茎叶生长。

秋莴笋幼苗阶段正处于夏季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容易徒长。同时,播种后的高温长日照条件使幼苗迅速花芽分化而抽苔。因此,培育壮苗和防止未熟抽苔,是秋莴笋栽培成功的关键。
1、品种选择。莴笋遇22—24℃以上的高温和长日照,则迅速花芽分化,而秋莴笋苗期常处于这种有利于抽苔的条件下,所以必须选择对高温长日照反映较迟钝的中晚熟品种。一般尖叶笋较晚熟,苗期较耐热,如北京尖叶、西宁莴笋、二白皮等可作秋季栽培。
2、确定播种期。秋莴笋由播种到采收约需3个月时间,适宜秋莴笋茎叶生长的适温期是在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1℃左右以后的60天左右期间内,所以苗期以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下降到21—22℃时的前一个月比较安全,播期过晚,虽然可以避免未熟抽苔,但由于生长期短,产量低,且后期易受冻害。一般可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
3、种子低温处理。莴笋种子发芽适温15—20℃,夏播时园温度高,种子发芽困难,播前需进行低温处理。方法有:⑴用凉水浸泡5—6小时,取出滤去水分,放在15—16℃温度下见光催芽,经2—3天,出芽达60%即可播种。⑵放在0—4℃冰箱中冷冻4—5小时,在15—16℃温度下见光催芽。⑶将浸好的种子装入布袋中,悬挂于深井的水面上,2—3天露芽后播种。
4、苗期管理。种子可播于营养钵中或苗床上,播种后宜设置高架遮荫或悬挂遮阳网,幼苗不可过密,防止徒长。
5、定植及管理。宜选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强的地块,是植前施足底肥。定植宜在午后带土移栽,苗龄25天左右,最长不超过30天,严格选苗,淘汰徒长苗,密度以20—26厘米见方为宜,定植后浇定根水,天旱时浇一次复水,以保证成活,为防止未熟抽苔,肥水供应应充足,特别是氮肥,以加速叶片发生和叶面积扩大,一般于缓苗后、团棵期、茎部开始膨大时各追施速效氮肥,同时在最后一次加入适量钾肥,更能促进茎部肥大。总之,缺水缺肥是秋莴笋抽苔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充分注意。
6、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未熟抽苔。在莴笋封垄茎部开始肥大时用500—1000毫克/千克青解素或6000—10000毫克/千克比久喷洒叶面,可有效抑制抽苔增加茎重,但注意不能在苗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