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其次是小麦苗期蚜虫、红蜘蛛、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节制小麦多种病虫损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地下害虫、吸浆虫的防治
1。泥土解决在多种地下害虫混杂发生区或独自严重发生区要采取泥土解决进行防治。为减少泥土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应倡导局部施药和施用颗粒剂。每667m2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或3%辛硫磷颗粒剂2—2。5kg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用量250ml,加水1—2kg,拌细土20—25kg配成毒土施用。
在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区,可采取地面封锁法,即用敌死蜱拌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施入麦田。
2。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通常发生区,可采取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与水、麦种的比例为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1:100:1000(农药:水:种子)拌种,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按1:50:500拌种。拌种时先将农药按恳求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杂拌匀,堆闷5—6小时(内吸性药剂要堆闷12小时以上),摊晾后即可播种。
二、黑穗病、条锈病及白粉病的防治
采取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节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损害,减少越冬菌量。常用的拌种药剂有25%粉锈宁肯湿性粉剂按麦种重量0。12%的药量干拌,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麦种重量0。2%的药量湿拌。防治小麦黑穗病,也可采取每100kg麦种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43g。拌种时,先将药剂以少量水稀释,用喷雾器把药液喷到种子上,边喷边拌,堆闷5—6小时后播种。
三、小麦综合拌种技巧
对于小麦地下害虫及苗期多种病虫混杂发生区,可采取杀虫剂、杀菌剂、增产菌或小麦专用微肥混杂拌种,具备防病、治虫、增产的综合效应。留意事项一是使用粉锈宁拌种要干拌,若进行湿拌或乳油拌种时,拌匀后立刻晾干,免得发生药害;二是杀菌剂与杀虫剂混杂使用时,先拌杀虫剂,将杀虫剂用喷雾器喷洒均匀,堆闷3—4小时摊开晾干后播种或再拌杀菌剂;三是如果加拌微肥、增产菌等,可与杀菌剂同拌,但要随拌随种;四是使用药剂混杂拌,通常只用杀菌剂、杀虫剂两种,混杂多种药剂拌种,易产生药害;五是要威严遵守拌种操作规程,避免人畜中毒,最好履行统一拌种。
四、使用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作为一体的种子解决技巧,不仅能够避免病虫为害,并且因为种衣剂中不仅有有利于生产发育的养分、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而且所有包衣的种子还具备发芽、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良品格、提高产量的作用。目前,用作种子解决的较好的杀菌剂有3%敌萎丹、2。5%适乐时;杀虫剂有60%甲铵磷、40%甲基异柳磷、50%辛硫磷,尤其在小麦病虫混发区,可选用其中的一种杀菌剂和一种杀虫剂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获得理想效果。
上一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如何预防?
下一篇: 长江流域芝麻一般亩产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