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刺吸类害虫中哪些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如何识别并进行防治? 其他

刺吸类害虫中哪些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如何识别并进行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刺吸式害虫中属于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有:松突圆蚧、黑蜕白轮蚧

1、松突圆蚧

(1)识别

介壳:雌介壳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白色或浅灰黄色。介壳直径约2 mm左右,有蜕皮壳2个;大小为1.25 mm×0.71 mm。1、2龄若虫蜕皮壳为橙黄色,偏于介壳一端近边缘部分。略有环状带纹。雄介壳长椭圆形,前端稍宽,后端略狭,大小为0.9 mm×0.5 mm。头端微隆起,淡褐色,有蜕皮壳1个,白色,位于介壳前端中央。尾端扁平,蟹青色。

卵:椭圆形,无雕刻纹,长约0.35 mm,宽约0.14 mm。卵壳白色透明,其表面有细的颗粒。但在卵巢中为淡黄色,不透明。雌虫产卵于腹膜内,卵的表面被有细小的分泌物。

(2)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在疫情发生区,采用林间繁殖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种蜂,并在林间人工释放就地繁育的种蜂,并加强对当地天敌的保护和促进,实现可持续控制该蚧的目标。

化学防治措施:采用50%杀扑磷、25%喹硫磷药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对雌蚧的杀伤力也远优于其它农药。使用松脂柴油乳剂可在10–11月进行飞机喷洒或在4–5月地面喷洒。

检疫控制:要严禁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的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及松属植物的枝条、针叶和鲜球果等调出,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砍伐的原木或枝桠一律就地作薪炭材、纸浆材使用,或就地销毁。原木调运要作剥皮处理。

运输:在调运检疫过程中发现带虫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应就地销毁;对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经检疫发现松突圆蚧,可用松脂柴油乳剂3–4倍稀释液、40%毒死蜱400倍液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

2、黑蜕白轮蚧

(1)识别

介壳 雌介壳白色或灰白色,近圆形。壳点偏离介壳中心;第一壳点近介壳边缘,叠于第二壳点之上,淡褐色;第二亮点近介壳中心,黑褐色。介壳直径2-2.4mm。雄介壳长形,有2脊,启色溶蜡状,壳点1个,位于介壳端都。介壳长0.8-1.0mm,宽约0.3mm。成虫 雌成虫体长1.1-1.3mm,宽0.7-0.9mm。前体部膨大,头缘突明显。瘤状触角上有长毛1根。前气门腺16-24个,后气门腺8-12个。第二至第六腹节背面有亚中列管腺群,第三至第五腹节背面还有亚缘管腺群。臀板线腺每侧4群,呈l,乙2,l-2分布;臀板腺喇每侧5群,呈1,l,l,1,4-7分布。臀叶3对,中臀叶凹陷,基都相连,其他臀叶均分为2叶。围阴腺5群。卵 紫红色,长椭圆形,长约0.16mm,宽0.05mm。 l龄若虫 橙红色,椭圆形。触角5节,末节最长。腹未有1对长毛。

(2)防治

检疫:加强检疫措施,严禁带虫苗木、接穗外运和引进。

营林技术防治:对杨圆故的预防可进行合理密植,营造混交林,改造稀疏林分。

人工防治:树木萌发前,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技上的越冬雌虫和抹杀茧内雄蛹;对茶树上的蛇眼臀网盾故应在冬季清除苔舞及虫体;当杨圆蚊虫口在30.8头/cm2以下时可用人工刮除。

生物防治:于树干基部理草皮或杂草作为红点唇瓢虫成虫越冬之用。

化学防治:应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初孵若虫;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6%意油乳剂喷杀越冬故;对中国晋盾价可于干基2-4个方位打斜孔,注入40%久效磷乳油原液,蓬头幼树按lm2冠投影用药0.7ml,头木作业产橡树每条大主校用药0.95ml;对杨白片盾绒连续若干年使用20号石油乳剂(园林药厂生产)的20-30倍液,效果相当理想;对柳须盾除在若虫期和成虫产卵前期可在主干胸高处刮去者皮,形成宽10cm圆环,将40%乐果乳油和60%敌马合剂(1:2)涂于环内,药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