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纯种成年藏獒重50~60公斤,长约1米,肩高0.6米以上,强劲凶猛,肌肉发达,极少垂肉,呈躬型,覆盖直立的鬃毛。即使休憩,其形凶相,常人绝不敢靠近。藏獒力大如虎,凶狠善斗,因此伤人记录也是很多的,使之赢得神犬美誉,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惧猛兽的犬类。
毛色:
黑色全身纯黑无杂毛,脖下、前胸处可有少许白斑
棕红 毛呈牛毛红或枣红色,部分毛尖有轻微泛黑
铁包金:黑背黄腿,两眼上方有两点铜钱般黄斑点(或黑背红腿,两眼上方有两藏獒点棕红色麻线般圆点)。
纯白:全身雪白,又称雪獒。
黄獒:(又称为红獒)毛色有草黄色、棕黄色、金黄色以及杏黄色
灰色。
眼部:眼球为黄褐色,主要为三角形眼型,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隐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红肉眼底暴露出来称为吊眼。
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较大,紧贴在面部靠前。
嘴部:
平嘴:就是上嘴皮末吊于下嘴垂下的属于平嘴。
吊嘴:合嘴时上嘴皮下吊于嘴下方5公分左右,下嘴皮中后部打折下垂。
包嘴:合嘴时上下如包裹状。背部:胸要宽,腰要长而宽。
牙齿:藏獒牙齿为食肉性动物牙,咬合力达186.3磅,相当于人类咬合力的2倍多。
躯体前部:双肩平落,骨干肌肉发达。前腿直而粗壮,直立时轻度朝内倾斜。
躯干: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背部:胸要宽,腰要长而宽。
爪:脚盘较大,对称,脚趾间有毛,从爪的上部至犬腿后上部长有绯毛,爪如虎爪紧包。
尾部:中长,长度不能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线,自然卷起,俗称“菊花尾”,可分为斜菊和平菊。
斜菊:尾毛长,卷起紧,斜卷于犬藏獒背上。
平菊:尾毛长,尾根紧卷,平卷放在后背上方,看似大菊花。
镰刀型:犬尾虽挑起但不能卷紧,似弯刀状;有些挑起直立成一柱朝天式。
肩高:公犬肩高不低于66厘米,母犬肩高于62厘米,各方面都符合藏獒要求为标准西藏獒;公藏獒犬肩高低于65厘米以下,母藏獒犬肩高低于60厘米以下,各方面都符合藏獒要求为小种西藏獒。
毛发厚(密)而长,冬季比夏季更浓密,公犬比母犬的毛发要长,颈部和肩部(及背部)有更长更粗的毛。前后小腿后部有较长的毛发。
看外貌知藏獒
藏獒,又称“獒犬”、“西藏獒犬”等。其基本定义为:原产地青藏高原。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藏族牧民培育的畜牧犬及护卫犬。其体形外貌特征包括:
1、整体外貌体形高大,体格强壮,结构匀称,肌肉发达,体长大于体高;背腰宽平,前后宽度基本一致;胸宽、深至肘位,肋骨部分有弹性;腹部微收;臀部宽短;背线侧观,髂关节比前肩胛骨峰部略高。成年藏獒体重45~70千克;成年公獒体高不低于62厘米,体长不低于72厘米;成年母獒体高不低于60厘米,体长不低于70厘米。
2、头部头大额宽,颈毛厚,呈皱领状。顶骨略圆,宽广且平。吻部粗短丰满,微呈方形。上唇紧贴犬腭,微呈吊唇;下唇紧绷而不吊垂。牙齿有力且排列整齐,呈剪刀状咬合。两耳下垂,紧贴头的两侧,长宽比例接近,呈“V”字形;耳毛短,平贴颊部。眼小呈杏仁状或三角状,大小适中;眼球为褐色或黑色,四眼型的眉心侧有对称的黄色圆点。下眼睑外翻或眼球下陷均为缺点。
鼻形宽大,鼻孔圆形。鼻和唇多呈黑色。白色藏獒的鼻和唇呈粉红色。
3、颈部粗壮,长度适中;颈毛丰满,由肩部延伸至前襟,长而密的颈毛形成独特的皱领状;颈下松弛下垂,形成环状皱褶。
4、胸部深阔发达,双腿间距大,肋骨开张良好。
5、前肢粗壮直立且相互平行,肩位与地面垂直;允许前肢有饰毛。
6、后肢有力,肌肉发达,飞节坚实;后膝关节角度适当,少许倾斜,脚跗关节低;从后观察其两肘垂直平行;允许后肢有饰毛。
7、脚趾脚趾靠拢且大小适度,趾拱、足垫厚而坚韧,呈猫爪状。允许有趾毛。
狼爪和趾数异常为缺点。
8、被毛独特的双层被毛,底层被毛细密柔软,外层被毛粗长。被毛长度8~30厘米。按颈毛、臀毛、尾毛、背毛、体毛、腿毛、脸毛的顺序递减;颈毛、臀毛、尾毛较长;头和四肢下部毛短。
9、毛色藏獒的毛色类型主要有:黑色、黑背黄腹(铁包金)、白色、黄色或棕红色等。黑色:全身黑色,颈下方或胸前有白色斑块(胸花),胸花小为佳。白爪为缺点。黑背黄腹(铁包金):黑背,黄色或棕红色腿,两眼上方有两个明显对称的黄色或棕红色圆点(俗称四眼);头部、前胸部及四肢的黄色或棕红色对称分割;前后爪部黄色或棕红色或覆有黑斑(点);毛色齐,胸花小为佳。
白爪为缺点。白色:全身白毛,微黄,无杂色为佳。黄色或棕红色:全身毛色为金黄、杏黄、草黄、橘黄、红棕,被毛有黑色毛尖,胸花小为佳。白爪为缺点。
10、尾巴尾根粗毛密长,卷于臀上,下垂时尾尖卷曲。尾型以菊花状为佳。
11、步态强壮有力,轻盈自如,快步行走时呈拖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