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主要发生在春伐桑树新梢基部,当患有桑椹小粒型菌核病、椹柄逐渐变成黑褐色时,靠近椹柄的新梢基部皮层由内向外侵染,逐渐在外部呈现黑色斑点、斑块,渐渐扩展为周斑,斑长1-4cm。病轻的病斑处产生愈伤组织,病重的病斑干陷,造成环缢,病变部分纤维组织坏死,韧度减退,枝条极易折断。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桑园管理。
科学肥水管理,铲除桑园杂草,增强树势;在3月上中旬进行土壤翻耕,可破坏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体,减少桑树断枝病的侵入源;在桑树开花至青椹期可采用摘除雌花和青椹的措施,或者将春伐改成夏伐,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3)药剂防治。
在桑树盛花期可采用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600倍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 番茄有几种嫁接方法?
下一篇: 黄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