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种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除策略是狠抓前期,挑治中、后期。
通常是在移栽前或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毒土处理以及在移栽中后期采取毒土或喷雾处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以防治稗草及一年声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则以防治眼子草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草为主。具体的施药方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期三个时期进行。
在水稻田施用除草剂,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并且大部分药剂施药后需要栽5-7天内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应补灌至适当深度。
排草净、恶草灵、丁恶混剂和莎扑隆,在移栽前施用最好。因为移栽前施用可利用拉板耢平将药剂施匀,并将附着于泥浆土的微粒下沉,形成较为严密的封闭层,但是施药时要保持水层,有利于药剂均匀扩散,一般在施药后24-48小时后插秧。比移栽后施用效果好而且安全。水稻移栽前施用除草剂,多是在拉板耢平是,将已配制成的药土、药液或原液,就混浆水分别以撒施法、泼浇法或甩施法施到田里。撒药土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千克,泼浇药液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30升。
其在后前期封闭土表的处理方法,以被广泛应用。移栽后的前期是各种杂草种子的集中萌发期,此时用药容易获得显著效果。但这一时期又恰是水稻返青阶段,因此使用除草剂的技术要求严格,防止产生药害。施药时期,一般在移栽后5-7天。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药剂安全性好或施药时间气温较高、杂草发芽和水稻返青扎根较快时,可以提前施药;反之,则适当延后。施药方法,以药土撒施或药液泼浇为主。大部分除草剂还可以结合追肥掺拌化肥撒施。
水稻移栽后的中后期,如有稗草、三棱藨草及野慈姑、眼子菜、鸭舌草、矮慈姑等一些阔叶杂草发生,可于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在移栽后20天左右,杂草出齐并至3~4叶期,根据草害发生情况进行补治:
①稗草多的田块,用50%二氯喹啉酸粉剂喷雾。
②千金子、马唐多的田块水稻三叶一心后用10%氰氟草酯乳油(稻金山)喷雾,(不建议与吡嘧磺隆、苄磺隆等阔叶草除草剂混用)。
③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多的田块,用48%灭草松喷雾;施药时先排干田水,选高温无风晴天,将药剂均匀施于杂草茎叶上,1~2天后再灌水。防止药液飘移到附近作物上。
上一篇: 如何防治鳗鲡脱黏病?
下一篇: 牛青草搐搦的病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