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田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棉铃虫
采取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以减轻棉田化防的压力,发挥天敌的保益控害作用,切实缓解棉铃虫和棉蚜化防的矛盾。
(1)农业防治。实行秋耕冬灌、春灌削埂、铲埂除蛹,于棉铃虫产卵高峰来临之前,在棉田喷施过磷酸钙浸出液体或磷酸二氢钾,减少棉田落卵量,也可在棉田四周及玉米诱集带上喷施草酸诱集棉铃虫产卵,卵虫量大时及时进行灭杀处理。
(2)诱杀成虫,全力以赴地搞好针对棉铃虫越冬代、一代和二代成虫进行三次诱杀工作,频振式杀虫灯作为首选措施,其次为高压汞灯、杨枝把、玉米叶把等。注意小麦田棉铃虫的调查和诱杀工作。
(3)积极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秋冬春和生育期间铲(挖)埂除蛹工作。
(4)化学防治。科学地掌握化防指标是协调好化防和生防的关键。防治时,优先考虑点片挑治或条带喷药,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且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品种,施药时间为卵盛期至二龄前。
2.棉蚜
以保益控害为中心,狠抓蚜源和点片期的防治,辅之以科学化防措施。
(1)消灭越冬蚜源。在有棉蚜的花盆埋施呋喃丹颗粒剂,千方百计防止花卉上棉蚜迁入棉田。\
(2)切断传播途径。温室、大棚内种植的黄瓜、西葫芦都是棉蚜越冬代的桥梁寄主或过渡寄主,其上的棉蚜应及早喷药防治,以免向棉田迁飞。
(3)大力推广5-6月人工助迁天敌技术,达到增益控害的目的。
(4)点片防治。要狠抓点片发生期防治,控害于萌芽阶段。及早调查,采取滴心、涂茎、撒细土、拔除等措施,及时消灭中心蚜株;形成小点片后,要及时进行药剂处理,可用洗尿合剂、吡虫啉类农药等进行点片控制,严防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5)大面积防治。以保护天敌为中心,在看天、看苗情和看天敌的情况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吡虫啉类药剂防治。
3、棉叶螨
以农业防治为主,以虫源防治和苗期防治为重点,保护利用天敌,控制棉叶螨的危害。
(1)农业措施。上年发生重的棉田,必须秋耕冬灌,尽可能减少带茬灌面积。合理轮作和邻作,推广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与豆类、瓜类邻作;早春要及时销毁田边的枯枝杂草,减少虫源数量。及时灌水,增加田间湿度,减轻叶螨为害。
(2)田边保护。在调查的基础上,及早做好田边喷保护带和玉米诱集带上叶螨调查与防治工作,注意要用专性杀螨剂,以防螨源向田间扩散。积极示范、推广捕食螨防治棉叶螨技术,注意正确掌握投入捕食螨的时期及数量。
(3)点片防治。点片防治是叶螨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做好标记,做到“围点打圆、围圈打片”,并保证棉田不受旱,控制棉叶螨进一步扩散曼延。
(4)大面积防治。棉叶螨在棉田已普遍发生,苗期有螨株率超过5%、打顶后有螨株率超过10%时,则应进行全面防治。采用专性杀螨剂防治,如尼索朗、螨克、克螨特、达螨灵、阿维菌素等,由于这类药剂均为触杀剂,必须提高喷药质量,保证药液喷到叶背面,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对棉叶螨发生较重棉田,必须防治3次以上,以保证防效彻底。
4、棉蓟马
(1)使用杀虫剂拌种或含杀虫剂的种衣剂剂型包衣。
(2)苗期为害株率达3—5%,百株虫口15头时,5月5日前及时用烟碱类化学农药防治。
二、棉花主要枯、黄萎病防治措施
(1)推广合理轮作,减轻病害。
(2)积极推广喷雾防治枯黄萎病的药剂,如宁南霉素或恶霉灵等。
上一篇: 甘薯地下害虫有哪些?
下一篇: 农机产品三包有效期是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