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斑沿叶脉形成浅红色至浅紫红色条状纹,宽约1~3mm。少数品种为黄褐色,病斑发亮,不呈水浸状,别于细菌性红条病。病斑多时形成红色大斑,致病叶变红干枯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高粱秸秆,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适时早播,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穴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地膜覆盖栽培;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10)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11)高温干旱时应经常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二、生物防治:
(1)浸种剂:
80%抗菌剂402水剂50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净,晾干即可播种。
(2)喷施用药:
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医用土霉素4000倍液
72.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三、化学防治:
(1)拌种剂:
用种子重量0.3%的15%粉锈灵粉剂、或50%福美双或70%甲基托布津或12.5%速保利拌种;
用种子重量0.7%的50%萎锈灵或50%敌克松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拌种。
拌种方法:先把药剂加适量水喷在种子上拌匀,再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
(2)喷施用药:
20%龙克菌悬浮剂600~800倍液
30%琥胶肥酸铜(扫细)悬浮剂500倍液
77%宁可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7%丰护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上一篇: 荔枝龙眼保花保果技术
下一篇: 辣椒叶斑病的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