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 生姜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生姜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用无病姜种和种姜消毒。从无病地留种或选用无病姜留种,播种前将切开的种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24小时。

  2.姜地选择与消毒。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应严格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选3年未种姜的地块最好。播种前,结合犁耙地667平方米(1亩)用5~10千克生石灰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或用北农绿享土壤杀菌剂对水直接对土壤喷雾。这都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规范栽培管理。一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二是施用净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植株抗病力。三是合理水分管理,浇水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用井水冲灌。四是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

  4.药剂防治。一是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用生石灰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二是发病前期加强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或浇根,每隔7天1次,连续3~4次。三是发病中期继续进行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浇根,每隔8~10天1次,连续2~3次。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是生姜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地下根茎部分,植株发病后,初期叶片卷缩,略下垂,生长点有细小黑点;中期姜株基部叶片枯萎下垂,茎基部和根茎厂的病斑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地下根茎开始腐烂;后期根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只剩下皮囊,里面充满灰白色恶臭汁液,叶片萎蔫卷缩,病株腐烂,最后全株死亡。轻者点片发生,造成减产,重者严重减产或绝产,一般可减产50%以上。生姜腐烂病的病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姜种、残株、肥料等之中,一般从植株根茎伤口侵入,也可从叶、茎侵入,向下侵害根茎。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姜种和种姜消毒。从无病地留种或选用无病姜留种,播种前将切开的种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24小时。

2.姜地选择与消毒。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应严格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选3年未种姜的地块最好。播种前,结合犁耙地667平方米(1亩)用5~10千克生石灰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或用北农绿享土壤杀菌剂对水直接对土壤喷雾。这都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规范栽培管理。

一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是施用净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植株抗病力。

三是合理水分管理,浇水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用井水冲灌。四是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

4.药剂防治。

一是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用生石灰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

二是发病前期加强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或浇根,每隔7天1次,连续3~4次。

三是发病中期继续进行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浇根,每隔8~10天1次,连续2~3次。

一、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播病菌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实行。4年以上轮作的,并使用无病姜种,结合精细管理,对控制生姜腐烂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二、严格选用无病姜种 收获前,在无病姜田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下种前再进行严格挑选,消除种姜带菌隐患。

三、选地和整地 姜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地块。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一般以15~20米为宜。为防止雨季田间积水,应在姜田设置排水沟。

四、施干净肥料 姜田所用肥料要保证尽量不带病菌。因此自己沤制的土杂肥、有机肥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

五、浇干净水 姜田最好用井水灌溉,并防止水源污染,严禁将病株扔入水渠或井内。浇水时还要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

六、及时铲除病株 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铲除,然后将病株四周0.5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掉,并挖走带菌土壤,在病穴内及四周撒上石灰或漂白粉,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

七、药剂防治(1)掰姜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2)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然后用5%硫酸铜液或5%漂白粉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灌根。(3)叶面喷洒20%叶枯宁13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