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太绝对了吧?不同的化肥成分不同,在水稻中的作用不同,利用率也不同。
一、硝态氮肥。不宜在水稻田中施用。这是因为:硝态氮肥一是易溶于水 并产生硝酸根阴离子和相应的阳离子,是速效性氮肥。各种硝态氮肥的溶解度都很大,吸湿性强,在雨季吸湿后能化为液体,给施用带来许多不便。二是不能被土粒吸附。由于硝酸根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粒吸附,所以,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并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在农田进行灌溉,或降雨的条件下,它易被淋洗到土壤深层;反之,当气候干燥,土壤蒸发量大时,它又可随土壤毛管水向上移动,甚至集聚在土壤表层。三是易脱氮损失 在土壤淹水或嫌气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由于反硝化作用,而形成各种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反硝化作用经常发生于水田中。
硝态氮肥一般用于旱作追肥较为理想,增产效果很好。但硝态氮用于水稻田的效果就不如铵态氮肥好。其主要原因是硝态氮移动性大,氮素易随水进入水稻田的还原层,在还原层中,由于反硝化作用,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逸山水面而挥发损火。应该指出,水田施用铵态氮肥时,必须施到还原层中,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二、含氯化肥。对氯不敏感的作物,如水稻、棉花、大麻等,在施用含氯化肥时,不但可以节约购肥成本,而且对某些作物施用效果更佳。例如棉花、大麻等纤维作物,施用氯化钾在利于增加其纤维长度和韧度;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氯化肥,效果也往往好于含硫肥料,原因是可以减少硫化氢对稻根的毒害。
三、硅肥。能降低稻飞虱的危害程度,有明显的抗病虫害的能力;施硅肥的地块每公顷增产率在10.2—14%;施硅肥地块米质好、口感佳、相应的提高了商品价值。这是因为:施硅肥后,水稻植株吸收二氧化硅于稻体中形成硅化细胞,因此增强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具体说,大多数寄生性的真菌、包括稻瘟病真菌,都是通过表皮细胞侵入植物体内的,当施入硅肥后水稻吸收硅素增加,固定硅与植物表皮细胞壁结合时形成一种机械屏障,以防真菌的菌丝及昆虫、幼虫侵入植物体内。另外,水稻叶面硅化细胞增多,不易受到酶的分解,从而防止随酶解形成的真菌丝入侵,这就是硅肥抗病虫害的生理功能;同时施硅肥水稻植株中二氧化硅增多,茎中维管束增粗,组织变的结实,增加了水稻抗倒伏的能力。当茎叶和稻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稻谷米粒重提高,大米的品质也得到改善。米白、整米粒提高,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黏度适中做出大米饭有香味。所以,水稻是喜硅作物,施入后增加了植株细胞壁强度,促进植株挺拔、叶片坚挺、叶片与茎夹角减小,水稻群体结构合理改善了田间通气条件,适宜密植,有利光合作用,稻谷成熟度整齐达到多穗高产。其次,硅能改善植株体内的通气组织,增强根系的氧化能力,减轻和防止低价铁、锰、镉、铬等还原物质的吸收对水稻毒害作用。还有,硅肥能增强水稻体内磷、氮等营养素有活性。最后,硅肥能够调节土壤的酸度,硅肥中的氧化钙、氧化镁等成份对水稻也有很多好处。
因此说,不同的化肥适合不同的农作物,有效利用率不能一概而论。当然,有些化肥的确不适合在水稻田中施用。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回答了你的问题。
我国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35—60%,损失很多。在土壤中主要有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颗粒肥料随水流失。所以,最好进行氮肥深施。
上一篇: 应该如何购买健康的新叶球兰?
下一篇: 小麦吸浆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